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会学习奥运经验:志愿者的微笑是最美的名片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10:43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杨育才 北京报道

  “Thanks,China!(感谢,中国!)”一名希腊游客的感谢,让刘振基老人至今兴奋不已,“他感谢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国。”今年68岁的刘振基是辽宁丹东人,他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名普通志愿者。

  从8月1日开始,刘振基开始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当起了观众服务志愿者,主要负责接待外宾。退休前的刘振基是辽宁大学外语系老师,他去过20多个国家,会讲多国语言,精通英语、德语、俄语和瑞典语。

  根据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提供的数据,一共有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包括10万赛会志愿者、20万的拉拉队志愿者、40万的城市志愿者和100万社会志愿者。

  “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在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8月24日晚上,奥运会圆满闭幕,但北京市内的“蓝色立方”依然屹立着。在残奥会结束之前,55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将继续提供志愿服务,90%的赛会志愿者也将继续服务残奥会。

  志愿者接受远程培训

  在刘振基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条来自北京奥组委的短信:“欢迎你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今年7月10日,身在丹东的刘振基收到这条短信后来不及兴奋,就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于是,奥组委的网站成了刘振基每天光顾之地,“这也算是接受远程培训吧。”

  “我们培训时,常常会提到志愿者一定要:笑容多一点,嘴要甜一点,腰要弯一点。”朝阳门桥城市志愿者站站长王筝告诉记者,和刘振基不同的是,她参加了奥组委组织的集中培训营。

  在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志愿者培训教材相当丰富,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医学救护常识,还有奥运历史、奥运比赛场馆、体育英语等通用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站上提供的关于残奥会的培训材料尤为丰富。除了提供培训教材,组委会对培训效果也非常重视,所有志愿者都进行过严格考核,做到不培训不能上岗,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在10万赛会志愿者中,有3万多志愿者还参与过为期一年的“好运北京”测试赛,实践演练使得所有赛会志愿者在赛时能够提供专业的、高水平的志愿服务。

  体现绿色、科技和人文主题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体现在比赛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以及奥运比赛本身,还充分体现在志愿者工作上。遍布北京的550个城市志愿者站点,不仅为奥运会观众、游客、市民、国内外媒体记者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还成为展示绿色、科技和人文主题的“桥头堡”。

  手机电视直播赛事。“看,中国又得到了一枚金牌!”在宣武区的一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一名志愿者举着手机兴奋地告诉大家。他的手机具有电视功能,可以收看直播的赛事。“除了手机电视,我们还通过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直播比赛。”站点负责人滕鲁宁告诉记者,宣武区的多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都开展了奥运直播服务。志愿者在每场比赛前,通过站点的扩音设备召集附近的市民前来观看,电脑技术较好的志愿者负责为市民播放精彩的比赛画面。

  多语种呼叫中心24小时在线

  奥运会期间,上千万人次的国内外来宾抵达北京,各大媒体的数万名记者也抵京对奥运会进行全面报道,多语言沟通是各国观众、来宾面临的普遍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北京推出了奥运会观众呼叫中心,将为国内外观众提供多语种的观赛信息咨询,并24小时在线。“遇到有小语种的外国游客咨询,我们就会打电话到呼叫中心,通过中心的小语种志愿者在电话中提供语言翻译。”水立方旁边的志愿者站站长常琦告诉记者。据了解,这种大规模的多语言服务在国内呼叫中心行业仍属首创。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