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王恒志 吴陈)距离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开赛还有十天时间,记者29日在举重赛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体育馆看到,尽管前来训练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寥寥无几,但整个场馆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各方面工作都已进入实战演练阶段。
上午进行的举重运行团队誓师大会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副校长、场馆主任魏志敏掷地有声:“我们是服务员,不是官员。”
在新闻发布厅内,新闻运行团队正在进行新闻发布会的模拟,从进场到提问到翻译,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完全按照标准进行。在场地内,颁奖模拟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混合采访区前,一群将在比赛期间提供翻译和信息采写的志愿者正在就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致问题向老师提问,“遇到听不明白的时候怎么办?”“多个媒体同时提问该优先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意味着一个问题的提前解决。
新闻工作间里,此前还处于封存状态的信息柜正式“开封”,第一批信息也开始上柜,记者注意到,其中包括竞赛日程、运动员名单、项目介绍等基本信息。此间的志愿者介绍,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这里的信息也将日益丰富。
各路新闻记者也十分积极,香港亚视的记者本想来看中国队的训练,但到了场馆才发现中国队近来并没有在此训练的计划,不过在场馆内拍摄了一圈还是让他们颇有收获。路透社的记者则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调试机器,
媒体副主任李勇告诉记者,近来来探营的记者越来越多,“我为此准备了两个手机,再加上对讲机,就怕有媒体想联系找不到我”。
和比赛场内热火朝天的准备相比,不远的训练场内却显得比较冷清。据信息反馈,目前前来训练的只有6支队伍,记者在训练场外等候了1个多小时,只看到了罗马尼亚、塞浦路斯、多米尼加和喀麦隆四支队伍,而全部队员加起来都没有超过10个人。拥有50个举重台的训练场只有零星的杠铃落地声,和记者以前在其他比赛中看到的训练场景不可同日而语。
塞浦路斯队教练阿玛纳蒂斯告诉记者,他从没见过如此好的训练场馆,同样,在奥运村的生活也让他感觉很舒适方便,“尤其是饮食方面,那些西餐非常好,中餐看上去也很棒,只是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