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冼东妹夺金丈夫泣不成声:本来想不哭 可是没忍住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08:00   信息时报
时报讯 (记者 潘熙宇) 昨天晚上,冼东妹成功卫冕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就在冼东妹举起双拳庆祝胜利的时候,在她广州的家里,丈夫刘波也分享了她的喜悦。“太不容易了!”刘波红着眼眶,说完这句话后泣不成声。   “越陌生的对手她越能打”   昨天晚上6时左右,冼东妹的丈夫刘波一直等着看妻子的比赛。电视画面上还是女子体操资格赛的第三场,他不停地换台,却找不到一个直播柔道B组决赛的画面。心急的各路记者把麦克风伸到他面前,他却盯着画面只说了一句:“现在除了比赛,别的问题都先不谈,好吧?”说着,他打电话问朋友究竟哪个台在放这场比赛。好容易看到画面,却看到冼东妹笑着走下场的画面,他马上打电话向朋友求证:“不是和阿尔及利亚比赛吗?哦,打完了?进决赛了是吧?哎,好好好!”   过了一会,刘波得知冼东妹的对手是朝鲜选手安金爱时,他反而笑了。作为冼东妹多年的陪练,他深知妻子的风格,他自信地说:“她们从没交过手,东妹的赢面反而大了。她最擅长就是‘摔生跤’,越陌生的对手越是吃不透她的风格。”   “我就说你妈妈能拿第五金”   不出刘波所料,冼东妹在场上优势尽显。刚开场的时候,冼东妹有点被动,而且显得有点心急,总想一把击倒对手,刘波嘴里不停地念叨:“别急别急,沉住气沉住气!”经过几个回合的僵持,冼东妹始终未能得分。远在广州的刘波像是在训练场边和妻子陪练那样:“别给她手,别给她手!慢慢来,就这样!”冼东妹仿佛听到了一样,狠狠一个抱摔,裁判判有效!冼东妹获得1分!   就在冼东妹乘胜追击,把比分改写到11分的时候,似乎体力有所下降。这时还剩1分钟,刘波不住地说:“就这样,守住,一定要坚持,你赢着她,不要急!”在距离比赛还剩40秒的时候,安金爱获得1分。刘波顿时紧张起来,声音简直就在吼:“抓她!守住!坚持住!坚持住你就赢了!”比赛进入了倒计时,9秒,6秒,刘波不说话了,只是盯着电视。1秒!冼东妹举起了双拳,这是她庆祝胜利的标志性动作。   妻子获胜了,刘波的眼眶慢慢红了,大概想起这1年来太多的不容易。他盯着屏幕,看着妻子的笑颜,向观众挥手、与教练傅国义拥抱。他竭力想忍住泪水,但最终还是哭了出来。他想向记者讲述此刻的感受,但在说出“太不容易”这四个字后就哽咽住了,在场的记者无不动容。他对着似懂非懂的女儿说:“我就说你妈妈能拿今年的第五金,她在雅典时拿的也是第五金!”随后,刘波对记者们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就走进房间关上了门,他需要时间来调整情绪。   “我最想对她说‘好样的’”   此时,刘波的手机和家里的座机不断接到祝贺的电话,都是旧时的队友和朋友。冼东妹的妹妹一直接个不停。5分钟后,刘波从房间里出来,但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他说:“刚才实在是太紧张了!这种感觉,实在是说不出来!”   刘波坦言,冼东妹现在和雅典奥运会时不能相比了。孩子刚5个月就复出,长达3个月的降体重过程,还有力量训练。刘波说:“这场比赛真的很艰苦,东妹今年33岁了,各方面都不比4年前了。我感觉,她比2004年的时候稍差,能够跟对手咬那么久不容易啊!”   也许是觉得流泪了不好意思,刘波说:“本来这次不想哭的,可是一想到东妹为了这块金牌付出太多,就忍不住了。其实东妹拿不拿到金牌不要紧,只要她踏上了奥运的赛场,就已经体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和毅力。在她复出后的每一场比赛,都有体现。她的发挥很正常,完全是她实力和经验的体现!”   刘波说,等妻子回来了,也许还是会和她总结这场比赛,不管她以后还是否踏足赛场。至于最想对妻子说的一句话,这个青岛汉子朴实一笑:“好样的!”   东妹小女儿   只认得穿蓝色柔道袍的妈妈   冼东妹的女儿小慧一直快乐地走来走去,时而跟记者们玩乐,时而去找爸爸和小姨撒娇。她似乎不知道,妈妈经常不在身边,为的就是这一天。1岁7个月大的小慧眼睛大大很是可爱,也许是遗传了父母的胆量和气魄,面对一屋子的记者,她竟然没有哭闹。刘波对此挺自豪:“我女儿最乖了,从来不哭,人越多她越兴奋。”   刘波说,冼东妹去国家队之后,几乎每个月他都会把女儿带到北京,让女儿见见妈妈。他说:“她和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半年。”每当电视播出冼东妹的画面时,小慧都指着电视叫妈妈,不过,她似乎只认得穿蓝色柔道袍的妈妈,只要看到穿着蓝色柔道袍的选手,不管男女都叫“妈妈”。当妈妈穿着白色柔道袍出现在场上时,她反而认不出来。在比赛期间,小慧相当安静,只是偶尔不解地看着激动的爸爸和小姨。   赛后,冼东妹在混合区采访时动情地说:“女儿,对不起,妈妈一年没在你身边。”刘波听后,用两手捂住双眼,身边的小慧不解地去抓父亲的手,似乎是在安慰爸爸。当冼东妹对着镜头说出:“回家之后,我会好好地补偿他们。”刘波欣慰地说:“不用了,这个金牌就足够了!”时报记者 潘熙宇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