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奥马会官员:香港有信心把奥运会马术比赛办好(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14日15:0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目前,沙田赛场的全部设施已经交由赛事组织部门使用,双鱼河赛场的跑道和配套设施也已完成,只是比赛规定,场地中的障碍要到比赛前才能安置。

  在抓紧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和奥马会也在营造香港的奥运氛围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除了大张旗鼓地招募志愿者,还在城市景观布置上增加更多的奥运会元素。在香港,无论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湾,还是过海隧道、快速公路旁,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奥运标志。

  除此之外,香港奥马公司先后在全体市民中搞了多项类似马术比赛项目雕塑设计大赛、越野障碍赛赛道设计方案等民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在市民中形成了很强的关注奥运会的氛围,赢得了更多人对于香港承办奥运会马术比赛的支持。全方位协作共同为奥马赛的成功努力

  担任奥马会主席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不缺少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但缺少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经验。这是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筹备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香港奥马会在积极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国际马联配合的同时,加强了香港相关各行业的协作能力,比如气象部门、交通部门、安保部门、食品卫生部门等。

  天气———6月,香港的天空变幻莫测,阴晴不定,阵雨说来就来。而奥马赛举办的8月,来自天气方面的压力更大,因为,相对于6月的雷雨,8月的天气更为极端———这段时间是太平洋热带风暴影响香港最为频繁的时期。“在赛事组织上,我们压力最大的就是天气。”在香港采访的第一天,奥马公司行政总监林焕光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正因如此,香港气象部门早早便制定了应对方案。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黎守德介绍说,香港气象部门为了能够掌握香港随时变化的天气情况,及时为赛事提供准确的预报及信息服务,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包括自主研发了一套主要针对马术比赛的气象指标的系统———“暑热压力测量系统”,并加强赛区提前7天预报的准确性,保证提前1-6个小时向赛事组委会提供极端天气变化的预警信息。

  运输———对内地来的人说,香港是弹丸之地,但是在这个弹丸之地,却生活着700万常住人口,运行着60余万辆汽车,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北京。但是,来香港几天的时间里,我们感觉香港的日常交通状况要比北京好很多。据说这主要得益于香港政府长期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的政策。香港运输署高级工程师王志雄介绍说,在奥马赛期间,他们为奥运赛场周围指定了专门的交通方案,这个方案与原有的公共交通系统紧密衔接,可以有效解决观众观赛和离场的交通问题,但基本不影响香港日常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

  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采访,我们感觉,虽然筹备时间很紧张,但香港的奥运筹备工作完全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并基本就绪。6月12日,唐英年在香港会展中心接受十几家中央媒体的采访时说:根据现在的进展,我们有信心把奥马赛的筹备工作做好,但是我们也不会松懈。(本报香港6月13日电)

  小资料

  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基本情况

  项目:盛装舞步、场地障碍、三项赛(三个小项的团体和个人共6枚金牌)

  比赛时间:8月9日~21日

  比赛地点:香港沙田马场(盛装舞步、场地障碍赛)、双鱼河赛场(三项赛中的五公里越野)

  参赛人数:超过200匹马和他们的骑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