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倡议书建议三大措施将华夏服饰礼仪呈现世人(图)

http://2008.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15:04  新闻晨报

  怎样把华夏服饰和华夏礼仪呈现于世人面前?我们倡议如下:

  一、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礼服”

  穿着人员和场合:开幕式、闭幕式上的中国运动员队伍,整个奥运会期间的礼仪服务人员。或者在开幕式上出现深衣方阵。

  为什么要选择“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呢?因为华夏民族的礼服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四项条件:第一,应该是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持久相伴的服饰,而不是某个时代所流行的服饰;第二,应该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内涵的服饰,而不是只求华美的时装;第三,应该是代表华夏民族整体形象的服饰,而不是某个群体形象的服饰;第四,应该是具有华夏民族独特风格的服饰,而不是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国服饰的拼凑组合。能够完全符合以上四项条件的,只有一项最佳选择,那就是“深衣”!

倡议书建议三大措施将华夏服饰礼仪呈现世人(图)

  深衣创始于黄帝轩辕氏时代(有非常确切证据的也可以追溯到商朝),一直到明朝结束,都是中华民族服饰中最主要的一种;深衣不是某个朝代的服饰,也不是56民族中某个民族的服饰,在《礼记》中专门有《深衣》一篇加以记录。因此,只有深衣足以代表华夏的服饰传统。由于我们一直重视文化传承,重视历史的延续,使得这种历史悠久的衣服在中国不但延续了两千多年,而且在明朝已经把“深衣制度”跟随“家礼”写入了官修的《性理大全》,作为每个学子的必修课,从而也使之成了民间节日庆典、冠婚礼仪所必备和习见的服装。

  “深衣”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影响到东方很多国家。仅从服饰而言,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源于华夏服饰。比如,日、韩、越等国家地区,由于历史上属于中华文明圈,所以他们的服装也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与我们一样,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一致性,和华夏民族当年的精神影响力。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却是在宋明时代奠定其服饰形态的,所以他们的服装用古代的术语叫做:直身(也叫直裰、道袍),与华夏深衣属于同源而异流。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因此,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之外,任何“创造”出来的服饰,都无法包含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内涵;56民族中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无法代表华夏民族的整体。因此,建议华夏民族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在入场式、闭幕式上身穿深衣,司仪及礼仪人员等也身穿深衣。至少应该有深衣方阵。

  在奥运期间,我们应该向全国人民倡导全国人民身着华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服装——深衣,尤其是北京市民以及观看比赛的市民、华侨。当然,观众、市民的服装幷不在奥委会考虑之列,但却是可以通过倡导,借助市民的爱国热情而迅速传递的!我们作为奥运的东道主,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应当首先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就像古代的迎接大宾——主人会穿上自己最好的礼服!让客人永远难忘。

  二、把“汉服”作为汉族的服饰

  穿着人员与场合:汉族同胞与其他55个民族同时出场时。倡议汉族同胞穿汉服。

倡议书建议三大措施将华夏服饰礼仪呈现世人(图)

  深衣代表华夏民族的形象,汉服代表汉民族的形象。汉服,是从深衣发展演化而来。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

  所谓“汉族”的形成,直接与汉朝有关。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所以,后来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从此来说,“汉服”中的“汉”本来幷非指现在所说的“汉民族”,而是指“汉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衣”是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汉服”则是从汉朝开始才有的名称。

  我国有56个民族,至今有55个民族依然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可叹的是惟独占华夏民族人口比例超过90%的汉族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服饰,实在是不可思议!汉族不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服饰才从清朝开始中断了三百六十余年。有鉴于此,诚请奥组委在本次千载难逢的时刻,提倡汉族同胞身穿汉服,以此解决汉族的民族服饰问题。

倡议书建议三大措施将华夏服饰礼仪呈现世人(图)

  三、华夏人士,行我华夏之礼:拱手作揖

  “礼”分为礼义和礼貌两个方面,礼义是礼的内在含义,礼貌是礼的外在形式。《礼记·曲礼上》说:“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绝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我们知道“三代不同礼”,所以,礼仪的形式可以变通,但是,礼仪的内在含义却不能变,我们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民族的礼仪形式。

  当我们国家的人员到别的国家访问时,我们尊重当地的礼仪形式,这是对其他国家的尊重;当别的国家的代表到中国访问的时候,采用中国礼仪也是对中国的尊重。如果我们抛弃自己民族的礼仪,在国内也采用外族礼仪形式,那不仅是我们对本民族礼仪的不尊重,也无法体现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

  使用华夏民族的礼仪形式,是“自强不息”的体现,出国时尊重对方的礼仪形式,是“厚德载物”的体现。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自许,却在本国之内的重大场合使用外族的握手礼,放弃华夏民族流传了数千年的礼仪形式,我们无法再自许为“礼仪之邦”。所以,建议用华夏礼仪中非常基本的拱手作揖礼作为我们的礼仪形式。(男女施此礼时,所不同的只在于:男子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以上倡议,是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成员而郑重提出的,殷切期望着奥组委和国家政府予以斟酌,殷切期望着华夏民族同胞给以热情支持。(赵宗来 执笔)

  附件二:联署人名单

  张婷婷(南京大学博士)

  王宁邦(南京大学博士)

  孟 欣(中科院博士)

  谢利子(中科院博士)

  林夷山(四川大学博士)

  袁 鹏(北京大学博士)

  陈瑞川(北京大学博士)

  卢宪英(中国人民大学)

  蔡洪波(北京某大学博士)

  盛志强(北京某大学博士 )

  吴思忠(北京某大学博士)

  邓菡彬(博士)

  吕兆毅(教授,中农财智研发组织资深高级策划专家)

  汤侠声(北京大学教授)

  刘中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后)

  张忠民(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韩 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尹德翔 (宁波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

  刘振伟(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

  陈爱中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

  李 康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

  张文德 (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

  云惟利 Dr Woon Wee Le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

  迟瑞芹(济南大学副教授)

  金 菡(济南大学副教授)

  赵宗来(济南大学副教授)

  韩 恒(郑州大学讲师,博士)

  王 玉(济南大学讲师,在读博士)

  鲍怀敏(济南大学讲师,在读硕士,汉风唐韵汉服工作室负责人)

  吕晨红(济南大学讲师,在读硕士)

  李勇刚(北京大学硕士)

  崔海鹰(硕士)

  宋立林(硕士)

  海丽娟(硕士)

  杨兆凯(硕士)

  陈景强(硕士)

  王 璠(硕士)

  蒋 庆(阳明精舍山长)

  王财贵(教授,博士,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

  王希贤(曲阜孔子学堂校长)

  高士涛(河北省国学研究促进会负责人)

  傅路江(河北明德学堂校长)

  吴孟恩(河北省振兴中华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道基(莲花池书院院长)

  柳河东(当代儒学网站长)

  段炎平(洙泗书院网主编)

  钱元祥(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会长)

  严 杰(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副会长)

  杨儁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琴协会会长)

  汤传忠(明德天下国学社社长,企业家)

  黄志宵(温州儒学研究会理事)

  吴光同(吴门琴社副社长)

  李清联(中国作协会员)

  周应之(上海孟母堂堂长)

  蒋稚翼(东南画院秘书长)

  童纬强(新加坡华人)

  申自强(礼仪专家)

  赖鸿标(台湾儒商)

  孟 华(企业家)

  袁 彦(企业家)

  倪师韵(著名琴人,斫琴师)

  高 佳(民间学者)

  周北辰(民间学者)

  肖先华(民间学者)

  施 扬(青年学者)

  沈志奇(青年学者)

  李 明(青年学者)

  林权勇(律师)

  孙小青(律师)

  附件三:受访人名单及联系方式

  我们郑重推荐下列人员接受新闻采访

  接受采访的专家组(回答服饰礼仪问题):

  赵宗来(山东)0531-82769531

  王育良(澳洲)13817209814 (临时)

  吴 飞(山东)13722864904

  迟月璐(吉林)13844016479

  张梦玥(四川)13996256125

  接受采访的宣传组(回应汉服现状问题):

  方 芳(天津)13820404096

  王 允(上海)13341698020

  黄海清(上海)13917692573

  施 扬(上海) 13341802893

  兰玉献(上海) 13818775586

  段炎平 (山东) 13455374185

  李 伟 (浙江) 0518-5607956

  傅路江(河北)13832142936

  傅 奇(江苏)13814894405

  邱 宏(重庆) 13638353654

  江海峰(浙江)13337806510

  李玉娟(北京) 1381053839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