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鸟巢”忘记“鸟巢” 北京奥运重在奥运真谛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10:09 北京日报
-寻觅“鸟巢”找到“鸟巢” 2003年1月,在中国飞往瑞士的航班上,坐着一个30岁出头、始终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就是刚刚获得英国“世界建筑奖”提名的惟一中国建筑师李兴钢。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他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2002年12月,来自瑞士的两位著名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出了邀请,希望寻求一位熟悉中国文化并在专业上有国际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竞赛设计工作。院领导推荐了李兴钢,不仅因为他是这个设计院5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而且他的作品——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刚刚参加了备受世界瞩目的英国“世界建筑奖”的角逐并有所斩获。李兴钢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能否在即将成型的“鸟巢”延续呢? 下了飞机,来到驻地。在一间贴满了中国园林、器物和风景图片的工作室中,李兴钢和不苟言笑的赫尔佐格、德梅隆,开始了寻找“鸟巢”的历程。 按照李兴钢对建筑的理解,当建筑师要去设计一个建筑时,只需要把冥冥中已经存在的建筑创意挖掘出来——那个最合理、最美、最应该为相应的题目而存在的作品。 当设计团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再一次捧出设计图纸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到眼前一亮:线条交织成网状向外辐射,就像鸟儿衔来树枝搭建成温馨的巢。团队里的每个人,仿佛已感受到这个建筑不同凡响的独特魅力。“当时,我们已经找到了冥冥中等待着我们的‘国家体育场’。” “它的形象乍看起来令人惊讶,但仔细琢磨,自有它的道理。鸟巢的形状不仅让人觉得亲切,而且还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参与竞标的中方评委之一梅季魁曾如此形容“鸟巢”。 在“鸟巢”概念定案之后,李兴钢和整个设计团队立即开始了他们的下一步工作:具体的深化设计工作。他负责的底座功能非常复杂。这部分工作,他必须与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方面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瑞士与中国大陆的时差有7个小时,每天早上瑞士时间9时,李兴钢先与瑞士同事讨论,然后开始在瑞士这边绘制草图,12个小时以后,用传真把草图传到北京,此刻正是北京时间凌晨4时左右。当北京的同事们清晨上班后,马不停蹄地将草图绘制成电子格式、再将电子化的图纸传回西半球时,瑞士又将天亮——时差无形中使李兴钢和北京同事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了许多。 与此同时,李兴钢还要进行他的第三项工作,即中国方面结构、设备、经济等专业工程师与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瑞士建筑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确认一些与方案落实有关的技术性问题。 -忽略“鸟巢”搭起“鸟巢” “鸟巢”独特的外形曾经得到很多人的不解和嘲弄,但它却源于李兴钢“做一个朴素的、原始的体育场”的想法。 “它就是体育场的原始状态——体育场就是体育比赛和观看比赛的建筑。这跟竞技场和坐席密切相关:下面是一个包容长方形竞技场的椭圆形,上面是一个圆形,使得所有最远最上层的观众也能有很均衡的视野。这样的话,东西方向安排的坐席就比较多,南北安排得就少。”回忆起设计“鸟巢”的过程,李兴钢坚持认为它的“独特”仅仅在于钢结构的外观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那间工作室里,随着设计者思路和灵感火花的不断碰撞,体育场方案由内而外逐步形成:看台应该是连续起伏、均匀完美的碗状,让场内的观众和运动员共同激发起热烈的比赛气氛,让“人群构成建筑”;然后应该有怎么样的一个“外罩”,把观众集散大厅和看台围罩起来;最后如何通过一组组斜向的楼梯与外罩结构联系为一体……它们一步步向心中的理想靠近。三维的图形一点点具象起来,“鸟巢”的独特结构在设计者脑海中形成。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李兴钢是一个严谨而低调的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更是盛名之下让人感到难以接近。但当这三个人因“鸟巢”而走在一起时,争论却成了主要的内容。 看似毫无头绪的形状有着不同的做法,可开启屋顶的取舍、平行线怎么隐藏在圆形结构当中、外罩的形状和角度、网格与看台之间的空间利用……李兴钢称其为“讨论”,却时时露出锋芒。 很多争论集中于最初的形状。“关于形状,中国人特有的敏感和联想也许会使我们作品的立意时时充满了风险。”李兴钢并非杞人忧天。 “中国人善于联想,也很在乎这种联想结果的指向。”在中国人惯称的“碰头会”上,李兴钢担心“鸟巢”这个“起初想法很好的设计,却因为中国人的一些忌讳而失败”。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看着工作室墙上挂得满满的关于中国的艺术品、风景、园林和建筑的图片,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国建筑师,决定相信他们直觉上的判断——毕竟他们是在中国做这个项目,而中国对这两个瑞士人来讲,确实是神秘莫测的。从国画、玉器、瓷器的古雅意韵,到中国园林的叠石理水,一切都很模糊而陌生,但在其间他们又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魅力。在这个越老越权威的建筑界里,他们却愿意相信这个不足35岁的“年轻人”;而事实证明这种信任最后总是让他们得到满足。 -走进“鸟巢”忘记“鸟巢” “如果让一个伟大的建筑更加不朽,还是得回到‘形’——它是第一眼让你感动和震撼的东西。这个‘形’不仅是外形,还有内部的空间和光线。” 李兴钢所期待的是一处非常单纯的空间,通过幽暗的通道之后,豁然是由上面洒下的光线,抬头望去,朗朗乾坤……“感动就是这样通过光线和空间赋予人的。” 在“鸟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网格状编织的钢结构“外罩”,而这个“外罩”的屋顶部分还设有两层膜结构。上面一层是透明的ETFE膜结构,下面一层是半透明的PTFE膜。透明的ETFE膜结构为观众席遮风挡雨,又不影响“鸟巢”的网格效果,建筑师、工程师们还为此设计了“鸟巢”独特的屋顶雨水排放系统;半透明的PTFE膜被称做“声学吊顶”,起到为巨大的赛场吸声的作用,又可以遮蔽屋顶内设置的各种管线设备,重要的是,它像一层巨大的窗帘,光线刚好可以通过这层“窗帘”照射到场内,又不会在场地上形成纷乱的阴影干扰摄像机的工作。而透过“窗帘”往上看,钢构形状影影绰绰、若隐若现。 入“巢”而忘“巢”是“鸟巢”设计者要达到的目的,即让观众在场外被“鸟巢”巨大独特的外“形”吸引,而一旦进入“巢”内的看台坐席,可以不再被上方的建筑结构“诱惑”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下方的赛场。 2008年8月8日的夜晚,当观众从四面八方接近“鸟巢”,巨大的碗形看台以红色为背景,通过光线透出钢结构网格的剪影,“鸟巢”周边上下透出绮丽的幻影。而当观众走进“鸟巢”、进入看台,巨大而复杂的结构仿佛消失在朦胧的膜结构背后,整个体育场内赛场和看台空间围拢而单纯,光线和天空从顶部释放,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观众的视线包围之中,像是激情澎湃的、处于舞台中心的演员,而最抓住观众眼球和内心的,已经不是“鸟巢”,一定就是这赛场中心的盛大庆典和激烈竞技。 关注北京奥运会的人,无不期待着走进“鸟巢”,也期待着到时“忘记‘鸟巢’”。李兴钢说:“我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忘记‘鸟巢’的那一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