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北京奥运开幕式猜想之二:为什么选择张艺谋做导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11:07  三联生活周刊

  “不是他,还能是谁?”对于总导演人选,奥运会开、闭幕式组成员几乎众口一词。在他们看来,张艺谋是“给60亿人上中国菜”的最合适人选,而且上的是“外国人概念里的中国菜”。

  记者◎贾冬婷

  由大型庆典到奥运会开幕式

  奥运会开幕式刚刚结束了创意阶段,8月份就要入场排练,奥运村附近的开、闭幕式中心的气氛紧张而忙碌。记者通过重重关卡进入其中,而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一切属于2008年开幕式的话题——在2008年8月8日之前,有关开幕式的一切都属保密内容。

  开、闭幕式创意方案于2005年7月开始全球招标,收到409件作品,奥组委选出13个方案,再选出5个方案,将其中主力重组为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主创人员。表面看,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海选”过程,但进入13强的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总裁孙健君对记者说,其实他们13家都是奥组委邀请的专业团队,“海选只是个形式,为了增强群众参与感。但开幕式专业性太强了,普通观众能提出上万条意见来,但99.9%都是烂出鱼腥的”。

  北京北奥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健康,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执导过洛杉矶、巴塞罗那和悉尼奥运会的瑞克·伯奇组成的团队进入了5强,路健康也成为开幕式的制作总监。虽然路健康将北奥公司的骨干们都转移到开、闭幕式中心来办公,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不像往届奥运会那样,以公司制运营。路健康对记者说,往届开幕式大多是制作人中心制——比如雅典奥运会,整体包给英国莫顿公司,由制作人负责整体融资、运营,聘请艺术导演负责创意。而我们则是以导演为中心——由政府出钱运作,总导演统领创意团队,制作人只负责“软件”方面的灯光、舞美、音响、道具、服装等。

  尽管北奥公司参与了国内近十几年几乎所有重要的大型庆典的策划,但与面向全球的奥运会不可比拟。“以往办一台晚会花费上千万元,最多的一次是澳门的东亚运动会,6000万元。奥运会开幕式,则是以亿为单位。”路健康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4场,“光演员就有三四万人,服装道具上百万件。”

  “早在三五年前,省级以上的大型活动就开始往多功能、多媒体、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走了。以翻牌、大型团体操为主体的表演,消失了。”孙健君说,“全年几百万元规模、上千万元规模的大型活动超过千次,来自30多个省(市)、2000个城市,上万个企业的各种名目——体育赛事、博览会、城市的庆典、节庆的庆典。庆典数量的增加引发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专业化的公司越来越多。而且,无所不用其极地拼凑、借鉴全球范围内的最先进的大型活动的经验,尤其是国外的高新科技应用,声光电表演、故事、内幕、音乐,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

  这是一个盛典的“大片时代”,所有东西都在视觉上造得很大、很炫的观感。孙健君说,他们参与做了两年的“大地飞歌”,制作成本就两三千万元,所谓“漫天焰火、流光溢彩、大腕云集、万众欢腾”,“我们这四句话,也是当地的领导要求的”。路健康说,策划人也想讲述一个单纯的故事,但未必会被接受。“比如有一次在武汉,提交的方案是一个小孩扔出纸鹤,这时飞出几只真鹤,观众们也向场内扔纸鹤。但当地领导不接受,觉得太简单,不够恢弘,结果搭了一座黄鹤楼,飞出200只金鹤。”路健康说,有句半开玩笑的话,大型活动是“乱乱哄哄,圆满成功”。

  “圈子里常说,要‘包装大’”。孙健君认为,中国在整体的创意完整性上还有待提高,目前还是拼凑的多,“乱炖”。

  “这届开幕式既要照顾国际,又要照顾国内,还要照顾领导。”路健康说,主要是给全世界看的。奥运会开幕式主创之一、张艺谋“铁三角”成员王潮歌说:“中国人再多,你13亿,整个世界60亿呢!就像请客吃饭,你爱吃什么炒什么吗?不是。客人想吃什么你炒什么。客人吃完了特满意,说我今天在你家很愉快,主人就非常高兴。”王潮歌认为要上中国菜,“而且是外国人概念里的中国菜”。

  “中国菜”

  为准备开幕式的竞标,孙健君把10年来全球最优秀的大型活动都看了一遍,做了结构分析、细节分析、科技分析,分析结果是,我们运用技术手段的能力已经没有任何缺陷了,缺陷是在于如何把中国文化和全球技术达成高度统一。“是图解中国文化——文物展览,还是完全把洋人的东西搬过来——整个弄一个声光电,炫得让你看傻了?这两种都容易做。关键是两者的嫁接非常难做,这存在一个巨大的问号。”

  孙健君列了两张表——一张是把中国元素列了一个表,有上万种,是活动的“博物馆”。另外一张表是“洋武器”,高科技的呈现有200多种。但要在这两张表中找交叉,结果剩下的中国元素少之又少。“这里面的选择标准就是两种,一个是符号好看,容易被使用,这是可行性的选择。二是容易被全球感动和感知的文化符号,这就难了。三是怎么把它用时尚的方式呈现,不是宣讲中国文明,而是渲染中国文化,找到情感的共鸣点。”

  孙健君认为,难点在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陌生的文化,进入全球公共意识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很少,需要新的东西嫁接。“知道《茉莉花》这个歌的人万分之一。听歌剧能听《图兰多》,把里面的旋律联想成中国的,那可能是千万分之一差不多。中国文化需要解释,进入知识范围后审美被割断了。温家宝总理说,奥运会开幕式‘要让外国人看懂,看明白’。这是一个挑战。”

  如果开幕式延续最近几届的“讲故事”模式,用中国故事来串起,可以选择的似乎很多,就像在奥运倒计时两周年时,开幕式顾问之一汤一介列举的:“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女娲补天,鹊桥相会……这些故事可以串联在一起,是中国历史非常好的一个画面,如果天上再有一群我们敦煌画的飞天就更美了。”但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表现的难度,就不好选了。比如瑞克·伯奇指出,“鹊桥相会,应用起来比较困难。鸟巢的结构没有房顶让我们可以在上面飞”。

  “国产”开幕式的优势在哪里?路健康认为,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举国体制。拿他负责制作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来说,“黄河水”从“天”而落时,场地中间由黄色气球组成的黄河水也汹涌澎湃,一会儿又似巨龙摆尾,最后,几十条巨龙缓缓升天而去。古乐声中,雄壮的兵马俑、轻盈的飞天、四大发明等勾勒出秦汉古韵、唐宋遗风。悉尼奥运会的导演瑞克认为“兵马俑”这一场的表演尤其精彩,他说,如果奥运会开幕式采用这个方案,应该是“开幕式的金牌”。美联社也发表评论说,“很难想象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能够超过这次。”路健康说,这种整齐划一、气吞山河带来的震撼力是西方人所喜爱的,而我们国内的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路健康说,这些“兵马俑”是经过了一年体能训练的士兵,他们10人一班,互相竞争,谁练得好就往前排。这么大的一场演出,3个月就排完了。这让外国同行们很羡慕。而这种团体操式的广场表演,往往被认为是过了时的“人海战术”,其实这一点国外也想搞,但没有我们这种人员和训练条件。

  孙健君刚刚去了朝鲜看了《阿里郎》,“太震撼了,2万人翻牌,一上来就翻出1000个图形,喊声震天动地,立刻我想到了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闻风丧胆”之说,真是鼓声和呐喊声震破人胆,就有这个气势”。他认为,中国人用团体操做一些元素没问题,中国人看滥了,是因为没什么创新。“真的把《阿里郎》弄到中国来,中国老百姓肯定要看,3000多个女孩一起翻跟头,翻得一样齐,而且做出各种花型来,肯定会鼓掌的。这也是中国特色。”

  张艺谋的“奥运系列片”

  2006年4月16日,奥组委宣布了由导演组、技术组、顾问组构成的奥运会开、闭幕式主创人员名单,排在第一位的名字最引人注目,总导演——张艺谋。

  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悬念的结果。事实上,自从他1999年受奥组委之邀拍摄申奥宣传片开始,张艺谋执导了每一次奥运会相关的大型活动,可以构成一套“奥运系列片”了。

  副导演陈维亚在开会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张艺谋的优势在于对中国文化独特的表述方式,是“给外国人上中国菜”的最合适人选。他和张艺谋的合作始于1997年的歌剧《图兰朵》,他记得,仆人柳儿自杀的那场戏,原来剧本中是柳儿拔剑自刎而死,很西方的方式,张艺谋给改了——柳儿拔下公主头上的玉簪,向胸口刺去,公主长发散开,暗含了她心灵的崩溃——这是最传统的东方表达。陈维亚匆匆赶回张艺谋召集的会议上去,“开幕式有千万条线,都汇总在他那里”。

  “选择张艺谋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个电影导演。前几届奥运会大多选择舞台导演。”孙健君认为,现场演出跟电影还是两回事,但中国舞台剧近两年没有能说服人的强势作品,这一行业里的最高水准和电影行业里的最高水准不对称。张艺谋的例外是做了很多大型演出,比其他的电影导演要好。从1997年歌剧《图兰朵》开始,张艺谋就不单纯是个电影导演了。他又做了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印象刘三姐》等“印象”系列,还有歌剧《秦始皇》。

  “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就是从《印象刘三姐》开始合作的。王潮歌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叫梅帅元的广西策划人发起的,“白天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晚上也要把山点亮”,梅帅元说,“只需要一个高质量、有品牌的文化载体,就可将传统资源激活”。他找到了最大的“载体”张艺谋。于是,历经5年零5个月,6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方圆2平方公里的漓江水域、12座山峰和广袤无际的天穹,共同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剧场”。“几乎日日演出,每场3000人,最便宜的票也要180块钱,但仍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孙健君说,“张艺谋往那儿一坐,所有记者都跟着去了,他是一个最大的幌子。挂了一个‘张家楼’,省了几千万元的广告费。”樊跃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要兼顾商业、政治,跟一个政治家也差不多了。张艺谋如果是个品牌,也是资源整合的品牌,不仅是张艺谋,而且是张艺谋+电影+实景+歌剧……奥组委看中的也是他这个整合品牌。”

  王潮歌说,做《印象刘三姐》时也遇到“民族性”的问题,翻译成“刘家的第三个姐姐”,没人看懂,也没人在乎是不是真看懂。吸引人的,不是“故事”,而是山水间的“感怀”。樊跃说,这种山水实景演出就是“借力”,借山水,借当地文化,这是中国人的表述方式。另外,还是一种传统表述方式是比喻,比如在做《印象西湖》时,将西湖比作一团水墨,可书写。张艺谋曾说,“印象”系列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到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因为都是大型广场演出。

  2000年2月,张艺谋正式接受聘请,拍摄申奥宣传片。张艺谋表示,要通过此片,告诉世人,我们有能力申办和承办奥运会。一向以硬功见长的国际影星成龙,在宣传片里打起了太极拳。2001年,张艺谋的申奥宣传片帮助北京获得成功。2003年初,张艺谋再次接到奥组委的“任务”,他将执导奥运会徽发布仪式和宣传片。会徽发布仪式在天坛祈年殿举行,张艺谋任总导演。他说:“祈年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我们要把它跟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舍弃传统晚会的构思。”

  参与者樊跃说,为了做得跟传统晚会“不一样”,他们借鉴了“实景”——祈年殿有四道白玉栏杆,他们又加了一道,成了“五环”,在演出全程,一直有人围绕“五环”不停运动,这里面,有年轻的年老的,快的慢的,甚至有人跌倒有人搀扶,像情景剧一样。张艺谋说,想借此打造“全民参与”的形式,“仅仅有一些艺术家的歌舞表演,是不够的”。

  樊跃说,会徽发布会胜在纯粹,元素单一。就像雅典奥运会,一切都围绕两个元素——海洋,雕塑。“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是想要尽量单纯,找到整体而系统的表达方式。”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8分钟的接旗仪式,是北京奥运会时间的开始,也是张艺谋第一次向全世界观众的奥运表达,但遭到国内的激烈抨击。参与了“中国8分钟”的孙健君说,一开始,中国出的方案特别恢弘,希望“把中国人第一张牌打亮”,结果雅典的导演说,“对不起,你们的奥运会是2008年,2004年是希腊的,你们不能喧宾夺主”。雅典希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节目,就是要交接旗,有点北京风味,说“北京欢迎你”、“你好”、“再见”,就行了。所以最终出来一个图解式的中国符号杂烩,张艺谋自己也不满意。“这也给了2008年一个再思考的机会。比如如何展现东方女子的魅力,一定要是‘超短旗袍’吗?这是一个简单的嫁接,没有做到位。但是把东方服饰进行时尚化处理,这个努力和意识方向是没错的,肯定不能弄一个古典旗袍走猫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