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张艺谋:我感到一份沉重的责任感 太极团体操依然出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01:10  东方早报

  “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奥运会。”这是北京申奥时的许诺,而北京乃至中国要奉献一届完美的奥运,一个成功的开幕式将至关重要。如今还有整整一年,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创作团队,也在为开幕式超越历史而紧锣密鼓。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的北京将给世界留下怎样一串惊叹,所有人都在期待,只是这个期待还有整整365天。

  历史是用来被超越的

  蓝色的爱琴海,光影迷幻。空气中飘荡着冰岛女歌手比约克精灵般的歌声,几百名鼓手在悠扬的希腊音乐的衬托下,擂响了震天的鼓声。一支燃烧的火箭从天空射向水面,点燃水中由奥林匹克五环所组成的五个火圈……

  2004年,雅典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梦幻般”的奥运会开幕式,他们把自己骄傲的历史与文明展现在了世界面前,同时,这个被称为最成功的开幕式也横亘在了张艺谋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面前。

  这是一个难题,即便是2000年悉尼奥运讲述“自然”的故事依然留在众多人的记忆中。对于这一切,张艺谋很清楚,压力也是动力。

  在接受《泰晤士报》专访时,已逐渐成为中国影像文化符号的张艺谋笑着说,“我感到一份沉重的责任感,一定要把它做好。因为,对中国人民而言,这将是一件很大的大事。这不仅仅是一场奥运会的开幕式———当然那也很重要,这还是向全世界展现今日中国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的一种途径。”

  用故事演绎中国历史

  “开幕式其实就是讲故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创意,来展现主办国的历史和文化,然后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将故事演绎得具有现代气息。”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制作人大卫·佐克直言不讳,“这就像是一场007电影,小高潮永远不断。”

  从1988年,汉城奉献阿里郎的故事开始,到2000年悉尼完整地演绎一个主题,奥运开幕式已不能缺少一个大众都能理解的主题来承载故事。

  其实这是奥运会历史中几届成功开幕式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中,挖掘具有世界性的部分,并与奥运精神相结合,再以现代化的手段展现给全世界。

  “在开幕式约50分钟的文艺表演时间里,如何将有着5000余年灿烂历史的中国文化更好地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张艺谋承认,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此而努力,“创作团队成立了一年多。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比拍十几部电影压力还大,难以保持一颗平常心。为了更好地创作开幕式,创作团队听取了多方的意见。社会各界的关心,将成为创作的无穷动力。”

  外国人概念里的“中国菜”

  表现中国文化,这个基调简单却又复杂。

  中国元素很多,但容易被使用和世界感知的文化符号又较为稀缺,这也在客观上给张艺谋提出了难题。

  “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陌生文化,进入全球意识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不多,需要新的东西嫁接。”曾参与奥运开幕式创意方案的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总裁孙健君一语道破。

  是的,温家宝总理也说,“奥运会开幕式要让外国人看懂、看明白。这是一个挑战。”

  的确,如果开幕式延续最近几届“讲故事”的模式,用中国故事来串联似乎可选择的有很多,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鹊桥相会……“然而中国文化与高科技的融合统一是难点。”张艺谋不否认这更是一场国际化的包装,“奥运会开幕式不光是给咱看的。它更应该是给外国人看的,就像请客吃饭,客人想吃什么你就炒什么。”所以,奥运会更应该是“外国人概念里的中国菜”。

  恰好,张艺谋不仅是一个视觉表现大师,且以展现民族传统文化见长。在这方面,他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申奥片中,他运用25秒展现16个不同的笑容,母子的笑,恋人的笑,学生的笑,老者的笑,婴儿的笑……微笑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人的微笑又很好地体现了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宽厚善良淳朴,以及现代化的中国的朝气蓬勃。

  个性是开幕式的生命

  就像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一切都围绕两个元素———海洋、雕塑。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是想要尽量单纯,找到整体而系统的表达方式。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8分钟接旗仪式,张艺谋已经在使用自己的方式。尽管这8分钟遭到不少人抨击,但至少让张艺谋看到了方向,“这也给了2008年一个再思考的机会,比如如何展现东方女子的魅力,一定要是超短旗袍吗?这是一个简单的嫁接,没做到位,但是把东方服饰进行时尚化处理,这个努力方向是没错的。”

  老谋子想强调的恰恰就是“个性”,“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受到了众多好评,除了很好地体现了希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外,还充分体现了创作团队的个性,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个性就死了。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是艰难的艺术创作,需要坚持艺术个性,希望增添一个新的文化样本。”

  老谋子的个性,其实也多少可以揣测,他喜欢选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一般不会缺少红色、灯笼、二胡演奏、京剧等,再譬如能符合奥运精神的中国武术、兵马俑、长城等,这些元素足以充分体现“个性”。

  此前,张艺谋为首的创作团队已经承认,太极拳和团体操依然将出现在开幕式上,“我们认真地坐下来去想一想,你不这样又哪样呢?这是很经典的一种符号。”还有整整一年,尽管奥运开幕式的内容和细节我们依然无从得知,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开幕式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

  我们唯一要做的也就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见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这样人们看了开幕式后,可能会重新思考心目中的中国。

  奥运开幕式的三大悬念

  1.火炬点燃方式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象征的核心。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全钢结构体育场,独特的设计结构有别于以往开放式的体育场,那么将以何种方式点燃圣火呢?这个悬念将肯定保持到开幕式的最后一刻。

  2.中国代表团旗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东道主中国队的旗手也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以前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的王立彬,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姚明,在新中国一共参加的这六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的旗手都是篮球队员。

  3.谁来唱响奥运主题歌

  一首成功的奥运主题歌,不仅能够撑起整个开幕式的场面,而且足以让一届奥运会恒久流传。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1988年首尔的《手拉手》。而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刘欢与韦唯的《亚洲雄风》也是慷慨激昂,变成流行歌曲传唱多年。

  历届奥运开幕式经典主题

  2004年希腊奥运会

  在这个华丽、盛大并耗资巨大的开幕式上,希腊神话成为最抢眼的亮点。它从反映长达1896年的奥林匹亚的历史开始,从虔诚的古希腊传统到拉斯维加斯风格的古装行进表演,而独树一帜的圣火点燃仪式更是将开幕式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2000年悉尼奥运会

  长着雀斑、穿着泳装的小女孩韦伯斯特的一个梦成为起点,把人们带入了“深海梦想”的表演,整个开幕式,在满天飞舞的飞去来器、驾驶钢丝船的库克船长、开采金矿的苦役中不断更新,火炬手弗里曼在水中点燃主火炬塔,把气氛推向高潮。

  历届奥运开幕式经典点火

  1984年洛杉矶:最惊奇的点火

  1984年,当人们看到一个打扮成太空人模样的人“飞”过体育场,然后点燃五环形状的引火装置时,全都惊呆了。

  1992年巴塞罗那:最大胆的点火

  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21米高圣火台的那支箭,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这次点火是人类原始的突破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

  2000年悉尼:最浪漫的点火

  来自海边的悉尼人将水与奥运会结合得天衣无缝。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飞泻的背景下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

  2004年雅典:最古典的点火

  “爱琴海”上史诗般的文艺演出,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希腊人的想像力和文化气质。火炬台慢慢放倒,被点燃之后又慢慢立起,这种相对古朴的点火方式也许象征着奥林匹克的一种回归。

  千万别办成一部好莱坞大片

  加拿大Emily艺术学院亚洲艺术中心主任斯姆·卡特

  当北京奥运的呼吸声越来越近,所有人关于奥运的猜想也越发多了起来。究竟是怎样一出开幕式能够代表中国的心跳?正如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哈姆雷特,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就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经典的北京奥运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一样,或许不需要奢华、不需要造作,一些真实、自然的东西就能够打动世界。我想这也正是中国人期待奉献给世界的———一个真实而又纯真的中国。

  高科技或许只是增光添彩的手段,无论声、光、影、电如何美轮美奂,都不及一个鲜明的主题,因为无论多么昂贵的开幕大片,它的核心都是要表达明确的价值。所以,兵马俑、京剧脸谱、中国武术等等元素的串联将成为关键。

  这是考验张艺谋也是考验所有中国人的一课,我们不能够仅仅沉浸在自己的文化元素中,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因此,所谓的大场面、大明星都只能让开幕式沦为一场没有灵魂的戏,而失去自己真正、传统的文化形象。我最不喜欢美国盐湖城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因为那全部都是商业性演出,许许多多的明星却没有真正的参与感。我害怕奥运会开幕式沦落成为好莱坞式的大片,一味的视觉感官刺激,早已经脱离反映这个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主题。2008年的中国,如果一定要用明星的话,我建议用杂技演员,因为他们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代表元素。

  还有365天,戴着面纱的开幕式就像北京奥运一般正在走向正轨。

  所以,既然无法猜测,那就全情期待,相信中国人的智慧能够带给全世界惊喜。   

  早报记者 朱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