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塑造“国门第一形象”--记首都国际机场的志愿者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23: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李江涛、郭燕 在首都国际机场出入境大厅,一群身穿印有“好运北京”字样橙色T恤的年轻人显得格外醒目。他们就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组成的首都机场奥运志愿者,负责接送前来参加“好运北京”赛事的各路官员和运动员。 8月1日第一期148名志愿者上岗,17日第二期志愿者上岗,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送上北京的第一个微笑和最后一个微笑。他们分为4班,采取24小时轮班值岗制度,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3点为早班,下午3点到晚上9点为中班,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为晚班。志愿者或驻守办公室接收、整理、更新接送信息,或穿梭于接机口、检验检疫区、海关、行李区、登机口,陪同抵京或离京的官员、运动员办理各种手续,提供语言服务,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用优良的服务和微笑迎来送往。 连续26小时没合眼 8月6日下午北京突降暴雨,许多航班晚点,志愿者要接机的航班数量比往日也多出不少。到晚上10点,忙了一下午的志愿者班长何山和王晓丽自愿留下值晚班。7日凌晨2点40分,两人突然接到通知:VV181次航班有“好运北京”人员抵达,消息仅限于此。两人在白纸上写了“Good Luck Beijing”,赶到停机位等待未知的运动队到来。3点10分,他们终于接到乌克兰帆船队,然而队员们在行李转盘处却没有找到行李,所有比赛用的运动器材不知去向。何山去行李查询处值班室叫醒了工作人员,多方打听,直到4点05分才提到行李。 不久,志愿者又得知帆船队需在7点55分转机青岛,凌晨转机办理柜台值班暂停,许多大型运动器材需要托运,如果起飞前一个小时办不完所有手续就会误机。两人急中生智,领着队伍出海关到国内登机口办理国内出发手续,终于送他们顺利登机。目送运动员们踏上旅程后,两人又赶往下一个接机的停机位。到中午回到宿舍睡觉,两人已经连续26小时没有合眼。 6小时30名志愿者接送467人 8月12日,北航首都机场志愿者四班的30名同学,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在9点至15点6个小时里,他们一共接了6个抵京航班,送走29支代表队,总人数达到467人。这当中,忙碌是一方面,更有随时冒出的困难。 在接到白俄罗斯队后,志愿者试图用英语与其交流,但对方回应的却是听不懂的俄语。而机场又没有多语种服务团,现场陷于窘境。幸好此时刚送完另一支队伍回来的一名志愿者说自己的妈妈会俄语。通过电话翻译,问题才最终得以解决。事后志愿者都开玩笑说,要封那位妈妈为首都机场的荣誉志愿者。 由于当天现场混乱,对很多外国代表团都是临时遇到就帮忙,所以缺乏详细的人员接送记录,但每天的工作情况又需要准确详细地报给奥组委。在回校的班车上,一位志愿者受班长委托逐人统计接送人员情况。由于上午的工作量实在太大,所有的志愿者一上班车就睡着了。这位志愿者事后说:“看着疲惫不堪的志愿者,我又不得不叫醒他们询问情况,当时觉得自己就像刽子手一样残忍。” 在送比利时队到达边检口时,队员们拿出身上所有的人民币要送给志愿者。志愿者微笑着拒绝了,告诉他们:“我们是志愿者,是不索取回报的。” 睡在报纸上的“第一夜” 8月20日是张琦所在的第二期志愿者一班第一天轮值夜岗。在接完晚上9点至凌晨一点的班机之后,困乏、疲劳接踵而来。有不少志愿者在只铺着报纸的床板上睡着了。 虽然第二期志愿者比第一期志愿者多了床铺,但并不能容纳全部30多名志愿者。所以,有十来位同学在另一个休息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华山论剑”,从小龙女到郭襄再到张三丰、韦小宝,大家指点江湖,谈得不亦乐乎。 到清晨,志愿者又开始忙碌起来,先后接送十余次抵离航班。张琦说:“其实夜班也不难熬,最难受的是没有人可接,闲着最无聊。” 22日下午,来自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青年突击队员慰问了这群志愿者,为他们送来了冰箱、电视机等慰问品。志愿者代表王琨说:“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更觉得自豪。我们是微笑的志愿者,要用热情和微笑书写北京最好的名片,树立最好的国门形象。”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