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因北京奥运而实力飙升 综合治理彻底改善环境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05:07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 刘雄(发自青岛) 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分赛场之一,将举办奥运帆船项目的比赛。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本报记者在青岛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这座城,这座城里的人,以及这座城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为奥帆赛所做的准备。从今天开始,本报将连续刊发三稿,希望大家都对青岛这座奥帆之城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经过海雾浸润的阳光,变得异常轻柔 优雅地跳过窗棂,落在木地板上 吹一吹海风 听一听潮声 在潮起潮落间 眺望 清秀崂山 近观 帆影点点 这,就是海滨之城——青岛。 长虹远引,那是长长的栈桥,它串起了青岛的历史。 在桥的那头,是如画的仙景,千古名胜琅琊台,秦始皇三次登临乐而忘返,越王勾践在此筑台会盟天下诸侯,徐福东渡日本由此起航;在桥的这头,则是五彩的生活,8月啤酒节引来中外宾客,舒适的环境让这里成为度假的天堂。 2005年,青岛被评为“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青岛,因海而名。 青岛的海,是立体的。 弯弯的海岸线,犹如一名挽着手臂的婀娜少女,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浸着海水,抬头望去,是“万国建筑博览”;走出红瓦绿树,青岛的海,还在延伸。 在青岛新城区,是接踵的高楼大厦,是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海尔、海信......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它们都姓“海”。它们,虽说没有忘掉自己来自海滨之城的身份,但它们并没有被所在的黄海所束缚。如今,这些“海”姓企业,都已经在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闯出一番天地。正是因为它们,青岛用来“醉倒”众多中外宾客的,不再只是单一的青岛啤酒。它们,是青岛这座城的骄傲,更是这座城的活力与未来。 青岛,因海而名;青岛,因海更与奥运结缘。 温带季风气候,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让青岛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1953年,在全国率先开创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运动,让青岛成为中国帆船运动的发祥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方便的海陆空交通条件......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青岛获得北京奥运会帆船项目的承办权。 申奥成功的那一年,就是青岛实力加速提升的那一年。 据青岛市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青岛市城市综合实力只列全国第21位;而到2007年,青岛市已经雄居全国第8位。 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青岛这座城的风景。 花费17个亿,将海边污染严重的船厂搬走,彻底治理后,用于建设奥帆赛场以及主题公园;防止对海水污染,将浅海、沿海养殖鲍鱼的池子全部炸掉;空气质量优良由88%提高到91.2%,达到330多天......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一座现代化的奥帆赛场,已经在青岛市长长的海岸线上建成。两次成功的奥运测试赛,让青岛人感受到心随帆动的成功。 8月8日,快些到吧!就像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奥帆委常务副主席臧爱民今天说的那样:我们要将青岛打造成中国的“帆船之都”! 数字青岛 位置 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6万人。 气候 年平均气温12.7摄氏度,海岸线总长862.6公里。港湾、岛屿众多,非常适合开展帆船帆板运动。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外商直接投资26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80家、162个项目。2004-2006年连三年获得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的“中国最佳商务城市”称号。2006年获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据青岛市委宣传部资料)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