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出资10亿为百姓修房 新型危改方式有利文化传承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10:44 竞报
![]() 今年的春节,住在福绥境胡同56号院的刘仕沧一家将会比以往过得都要开心,因为这将是他们搬进“新家”之后过的第一个年。其实刘仕沧一家只是北京旧城平房居民中最普通的一户,但他们却是北京旧城房屋修缮改造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从去年下半年启动的首批旧城区街巷综合整治改造修缮工程,将对西城、东城、宣武和崇文四区的44条胡同、1474个院落进行改造,涉及近1万户居民。市政府已为四区各预拨了2.5亿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合计10亿元。按照计划,本次改造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据了解,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旧城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旧房改造。 旧房改造新亮点 百姓原地住“新家” 1月4日,当记者来到西城区的福绥境胡同,发现这里的胡同格局未变、尺度未变,两侧的平房仍旧是青砖灰瓦,但已经过整体翻新。有的院落门口盖起了仿古门楼,朱红的木门映衬着青砖房,尽显古朴、优雅。 一走进刘仕沧的“新家”,扑面而来的温暖顿时驱散了身上的寒冷。与外面看到的青砖灰瓦相比,刘仕沧的家里现代的装修很难让人想象他家住着的这个院子和房屋曾经破旧不堪的样子。“我是结婚后才搬过来的,在这里也住了30多年。”今年已经60岁的刘仕沧说,原来旧房子的白灰屋顶40多年都未动过,屋顶的油毡虽然经常换,但一下雨就漏。墙皮都粉了,更不保暖。 去年9月,当政府开始与居民协商签署修缮协议,刘仕沧立刻拿定主意参加。从9月底开工到12月初,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刘仕沧原来住的旧房彻底变成了“新家”。自打住进了新家,刘仕沧一家子就忙活着买新家具、添置新电器。“我们利用原来的上下水,自己设计隔出了一间卫生间,座式马桶、电热水器、洗衣机一下子都有了安身之所,这下全家都方便了许多。”“因为住平房习惯了,以前我老想要是不拆迁,还能接着住这儿,那我就最满意了。没想到现在政府真的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刘仕沧的老伴陈玉英说。 政府出钱为老百姓修房 尽管住上了“新房”,刘仕沧的负担却没有什么增加。“我们一家所住的公房由政府出资修缮,不需要我们花一分钱。而我家的自建房翻建也只是按照一定比例,交纳了象征性的费用。”刘仕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连带翻建自建房支付的象征性费用和家里装修、添置新物件,总共花费才2万元,等于是政府出钱为他修了新房。 而与刘仕沧家院子相邻的62号院中,60多岁的张大爷已经住了16年,他也是头一个回来的住户。“这比以前好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漏雨,耗子、土鳖也没有了。”张大爷住着的北房被修缮一新,连他自建的厨房经过翻建也变得透明敞亮。走进修缮一新的院子,青砖、灰瓦看着就透着一股子地道的老北京味道。 “新房”10年内不需再修 “政府对修缮翻建都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建筑墙体要用传统的青砖。厕所要求蹲坑必须是不锈钢的,地面要求贴瓷砖,顶棚必须是PVC的,还得安装推拉式的纱窗。”新街口房管所党支部书记徐子翘告诉记者:“这批区域很多平房民居都属于四、五类的危旧房,很多近百年都未进行过修缮。每年一到雨季汛期,房管所就会不停地接到漏雨、积水的报修电话,非常忙碌。所以此次修缮整治,不但解决了住户房屋漏雨的问题,还疏通了院落陈旧的下水道,将院子的地面垫高了四、五十公分,并铺设了渗水砖,彻底解决了地势低洼的院落积水问题,他们最起码10年之内不需要大修了。” 此外,水、电等市政设施也直接入院中的每户居民家中,实现了一户一表,彻底解决了以往居民分摊问题引发的矛盾。 “修缮、改善、疏散”相结合 与以往旧城危改的方式有很大不同,此次街巷综合整治并不要求居民腾退房屋。如果不愿意往外搬,房子整修完毕后,居民仍可回原地居住。正因如此,该措施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拥护。 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介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按照“修缮、改善、疏散”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居民自愿、专家指导、社会监督”方式,对旧城内平房、胡同进行修缮、改造。这种方式是对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旧城保护方式的积极实践,也是今后旧城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得到了专家和居民的高度认可。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李西燕介绍,此次旧房改造,一方面按房屋不同分类进行修缮、翻建,居民可以选择回迁,同时政府还准备了一批房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对搬迁居民优先进行定向安置,搬迁居民也可根据评估申请货币补偿。 专家解读旧房改造 新型危改方式有利于文化传承 “现在的胡同里住着的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有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但北京的胡同格局未变、文化传承也基本还在,这也就是古都风貌的价值所在。”考古专家徐苹芳认为,在旧城的修缮改造中,更应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胡同中人们之间的文化传承。 负责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把关”的十人专家组成员、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也对北京的新探索表示了肯定:“对以前的危改方式,专家组成员之间总有意见分歧,对这次改造,所有的专家一致赞成,就是大好事!在停止大拆大建后,北京以政府主导、财政出资的方式,制定了一系列全面、具体、可操作的举措,在历史文化名城和改善居民生活之间终于找到了一条令人满意的出路。” 新北京 市民说新 “住上好房子感觉很幸福” “因为家里没有厕所,过去最发愁的就是上厕所和洗澡。一家人只能去胡同的公共厕所,到了冬天上个厕所都犯怵。在家洗澡则更加麻烦,只能用帘子围成一个圈当作浴室。”在福绥境胡同56号院住了30多年的刘仕沧一家率先享受到了旧房改造的幸福,“如今做饭、洗澡、如厕都不用出家门,楼房有的我家也全都有了,而且一点都不差。” 刘仕沧的妻子感叹道:“我们率先住上好房子,赶上这拨儿感觉很幸福。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更多像我一样的老百姓也能尽快实现住上好房子的梦想,非常感激政府的举措。以前我老想,要是不拆迁,还能接着住这儿,那我就最满意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没想到政府帮我实现了”。竞报记者黄涛/文竞报记者张雷/摄 新北京 市民说新 “因为住平房习惯了,以前我老想要是不拆迁,还能接着住这儿,那我就最满意了。没想到现在政府真的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福绥境胡同56号院居民陈玉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