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体变迁的故事:从代国家体育场角色到文化地标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11:35 中国新闻网
中国没有国家体育场,但几十年来,工体以它的历史、成绩和阅历一直承担着这个角色和职责。如今,这个角色将属于即将竣工的鸟巢。 本刊记者/唐磊 孙冉 工体的周边正成为北京城最炙手可热的地皮。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新体育场已经开始新建在城郊,老体育场逐渐被拆除。近50岁的工体将会怎么样呢?目前它只剩下了一块外场,其他的,已经被卖掉,盖了饭店。 沧桑工体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居民陈家迁到了工体南边的平房,家中六个孩子中,有三个出生在此。那时这里已属于北京二环路外,属近郊区。 1955年,老二陈丽华就在工人体育场南门的操场小学上学,在她的印象里,工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很深的芦苇塘。那时小孩子跑去芦苇塘玩,父母都追着打,因为经常地发生淹死人的事,她还亲眼看见过。但是芦花飞的时候很漂亮,漫天白絮。 1959年,为了给国庆10周年献礼,并举办第一届全运会,工人体育场建设完成。当时的中国被排除在奥运大家庭之外,而9月13日开幕的全国运动会上,8万人在工体欢呼:“毛主席万岁!万岁!” 工体建成后,陈丽华的学校曾组织大家去义务劳动;大炼钢铁时,陈丽华还在那捡过钉子和钢丝,交由学校捐给国家。1964年,第二届全运会,陈丽华和妹妹陈延在工人体育场表演团体操。当时工体可容纳10万人,那种震撼让陈家姐妹至今难忘。 工体是北京城最早有标准游泳池的,5分钱一张票,夏天很多人在工体游泳,像下饺子一样。工体场外的室外足球场,专门供老百姓使用,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甚至就到工体外场来上。 每逢有足球赛,场内传来的呐喊声远远的就能听见,每到这时候,在家写作业的陈家姐弟们就坐不住了,都想跑去看。那时票价是两毛钱,小孩根本买不起,每到下半场,体育场就开始放人进去,陈家姐弟们也因此一饱眼福。 陈家生活困难,工体有比赛的时候,陈丽华的母亲到家附近的冰棍厂批发冰棍去卖,生意特别好。“妈妈为此做了一个小车,刷成白色,里面装着罐子,上面盖着棉被,写着‘冰棍’两个大字。”陈丽华对说,那时3分钱一根冰棍,每根冰棍赚几厘钱,但生意最好时一天能卖出一千根。现在,陈家的兄妹都还记得那晚上在家帮妈妈数硬币的经历。就靠这微薄的收入,陈妈妈养活了陈家六个孩子。 文革开始后,工体就不举办体育赛事了,政治大会纷纷落户工体。那时援助亚非拉大会、文化大革命万人批斗会、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大会都在这举办。8万人座位加上场地内场能容纳10万人,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常常是“昨天,首都10万群众集会……”陈丽华曾经参加过在工体举行的职工歌咏比赛,每个看台坐着一个行业,这个看台是纺织部门,那个看台是钢铁部门,大家轮流拉歌。 “国家体育场” 工体曾经迎来无数的领导人前来看比赛。1977年夏,“长征杯”足球赛决赛前,广播里介绍,“邓小平同志在现场观看比赛”,观众立即起立鼓掌,这是邓小平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后第一次公开亮相。1997年,工体成为国家领导人同老百姓庆祝香港回归的场所。但真正让这座体育场被抬升到今天高度的,是一场场足球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