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沈阳奥体中心详解新闻诞生过程 媒体将享一流服务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07:08  东北新闻网-辽沈晚报

  

每次我们坐在电视前面,看着直播给我们的新闻;每次我们看到新华社即时发出的快讯;每次看到报纸上清晰的大图片,快捷的稿子……这些都是怎么从比赛现场传递给我们的呢?

  昨日,记者来到沈阳奥体中心,对2008北京奥运会奥组委沈阳赛区办公室新闻经理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也向本刊读者讲解了一条奥运新闻的诞生过程。

 媒体运行机构的职责

  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要求,沈阳赛区办公室也对应设立了媒体运行机构。

  媒体运行机构要给采访奥运会的注册记者提供工作场地、设备和服务。比如可以看到比赛的坐席,组织新闻发布会,赛后可以马上接触运动员的采访混合区。记者写稿子要参考大量的资料,该部门要提供比赛的数据和信息,通过ONS(Olympic News Service,奥运会新闻服务),请世界上最好的项目专家把比赛进程记录下来并写出预测和分析供记者参考。

  说到这,不得不解释一下ONS。ONS团队是媒体运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团队将负责与比赛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以及比赛数据等等诸多信息的提供。

  另外,媒体运行机构还要提供新闻发布会的纪要和运动员赛后的即时引语,记者要发稿,该部门还要给记者提供电话、网络线和传真等工作条件。

 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本手册

  在一名摄影经理助理的桌子上,记者看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奥运会媒体运行》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奥组委编辑的关于奥运会媒体运行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教材。

  这位助理告诉记者,书中详细阐述了奥运会媒体的行为模式和媒体运行的服务要求,这也成为沈阳赛区办媒体运行机构的指导手册,每人一本。

  以摄影经理助理的工作职能来说,就分为摄影服务、奥运会摄影服务概述等章节,内文中更是连摄影记者的座位需要留出75cm的空隙都做了详细规定。如果是掌控媒体运行机构的新闻经理,那么就要对这本书全盘掌握。

  新闻经理告诉记者,经过去年女足和国奥的两场测试赛的考验,沈阳赛区办的媒体运行团队已经趋于成熟。

 为媒体提供一流服务是第一位的

  “当记者喊,帮我倒杯水,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递过去一杯水。”新闻经理这样来描述媒体运行机构的服务性质。不过他也解释说,这种无偿服务只能出现在工作人员不忙的情况下。

  媒体运行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新闻经理说,硬件方面目前已经和国际接轨。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要求,沈阳奥体中心的新闻中心拥有新闻发布厅、文字记者工作间、摄影记者工作间、记者看台区和混合采访区等等。

  新闻发布会大厅可以容纳百名记者就座,摄影记者的工作间也能容纳数十人。

  而软件方面,媒体运行机构正在逐步完善,不过新闻经理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工作人员不能对记者说“I don’t know(我不知道)”。所以工作人员起码要掌握的就是指路方面的英语词汇。目前经过层层筛选的志愿者已经开始进行对口培训,他们将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媒体常识,更有效地与注册记者沟通。

  新闻经理说,媒体记者进行的报道,将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比赛的看法,这也是媒体运行部的努力方向:让媒体记者满意,顺利完成对赛事的报道。

  这和萨马兰奇的说法是一致的。萨马兰奇曾经说过,媒体,特别是文字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成败与否的最终裁判。因为电视媒体提供的是场景和过程,而文字媒体提供的是评价和结论。奥体中心新闻中心是媒体采访平台

  足球比赛开始前3个小时,媒体运行机构开放奥体中心的新闻中心,这时候团队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各就各位,新闻经理、摄影经理和各级主管都按部就班地安排各自工作。

  在新闻中心,已经有人准备好收费卡,已经注册过的记者经过验证后,可以购买收费卡,然后在新闻中心享受网络、传真等等服务。

  比赛开始后,文字记者可以到看台看球,也可以进入文字记者工作间工作,头上不远处就可以看到电视,直播现场比赛。摄影记者也进入专属区域。

  这时候混合采访区也已开放,这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混合区就是运动员结束比赛以后,必须经过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媒体可以对运动员进行采访。

  这时候,通讯社的记者已经可以通过ONS或者现场比赛实况撰写最新消息,然后通过网络将消息发上平台。

  报社的文字和摄影记者也可以使用工作间的网络将消息发回本部。(特约记者 李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