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奇“鸟巢”初体验:人文关怀 细节展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2:20  中国体育报

  当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式投入使用的那一刻,北京奥运会所有的比赛场馆都已经揭开神秘的面纱。鸟巢、水立方……这些浓缩了当代科技和智慧,浓缩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奥运场馆,不仅要为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的赛事,而且展现了中国人的热情、承诺和自信。

  奥运圣火已经开始了在神州大地的传播,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正式比赛到来之前,请读者跟着本报在第一时间采访过这些场馆的记者,提前认识或再次了解一下这些凝聚着设计者、建设者和各方人士心血、汗水和热情的奥运场馆。

  在北京奥组委工作的蒋虎先生,每天上下班开车都会路过北京城中轴线与北四环相交处的“鸟巢”,“每每看到她,心头那种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就会油然而生!”

  国家体育场——“鸟巢”以美轮美奂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不久前举行的“好运北京”马拉松赛当日,记者带着先睹为快的兴奋来到这里,初次体验,深感“鸟巢”之美,她的神秘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神奇。

  人文关怀 细节展现

  进入“鸟巢”前,要先接受比机场还严格的安检。观众不能自带饮料、食品和打火机入内,而且安检门对金属高度敏感。虽然这一环节看似“冷酷”,但志愿者们的微笑让客人们感到温馨、积极配合。

  “欢迎您观看好运北京2008马拉松赛,祝您在国家体育场度过愉快的时光……”这是当天上午7点33分时记者收到的一条短信。提供媒体电信服务的廖军说,这是“鸟巢”的“小区短信”,来此观赛的手机用户,均能收到这样的温馨提示。

  在“鸟巢”,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节比比皆是。进场内,观众首先要解决的是找到座位,而这在“鸟巢”里不会超过5分钟。“鸟巢”内共有13万多个指示标志,大到安检口处3米多高的标志,小到座位上的号码,都非常清晰。

  “鸟巢”的座椅有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凹痕,避免了因长时间观赛而引起的疲劳感;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位置;对听力和视力有损伤的观众,赛时还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

  在通往看台的集散区里有水龙头,观众可直接从这里喝到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在饮水高峰时,8个直饮水机房每小时最多能为观众提供48吨直饮水。

  场内洗手间标识也非常有趣:男的卡通小人穿“裤子”,女的卡通小人不仅扎着两个小辫子,还穿着“裙子”,残疾人的则是坐着轮椅的小人。洗手间内还为带着宝宝的观众特别设计了“亲子台”,可以方便地将宝宝放在上面换尿布……

  绿色科技 典范之作

  进入“鸟巢”内部,放眼望去,座席颜色由“中国红”与“长城灰”组成,从上至下,颜色逐层加深,至底层时,已是一片浓郁的红色,与中心红色的塑胶跑道相得益彰,极富动感。

  “鸟巢”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在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了一层半透明的膜,共884块。使用这种膜后,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进来,而是通过漫反射,光线更柔和。

  为了减轻雨水汇聚造成钢结构负重,“鸟巢”的顶部钢架交错处,特意设置了近1000个雨水集水管,雨水沿着管道往下流,进入地下雨水收集中心,再通过处理后可用于场馆清洁和绿化浇灌。

  在这座“庞然大物”内,视觉上并不显得空旷。整个体育场结构组件互相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构架,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座席上中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鸟巢”的场地扩音系统由24组、共236只线性阵列音箱组成。无论坐在场内哪个角落,都能享受相同的“听觉盛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