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产权保卫战打响 奥运场馆内不能随便挑饮料喝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16:53  新华网

  奥运场馆内为何不能“随便”挑选饮料喝?

  ——日益临近的北京奥运会打响知识产权保卫战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汪涌)北京奥运会赛时,场馆内的观众和运动员可不能像在超市一样,随心所欲地挑选饮料喝,奥运会赛时电视上也不能播出运动员为非奥运会赞助商拍摄的广告……因为这一切的幕后,极有可能是一些非奥运赞助企业精心策划的隐性营销行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卫战从未停止过。

  在中国以往举办的体育比赛中,常见观众们带着五花八门牌子的饮料入场;看台上也时常可见非赛事赞助商购买团体票后,安排人员身穿统一印制的广告衫,在看台上打出“XX企业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的横幅;有的非赛事赞助企业为观众提供大批免费的印有企业品牌或产品广告的T恤衫,或是提供印有广告的加油棒、小扇子、遮阳帽;有的非赞助企业则在比赛场馆周边交通干道两旁竖起广告牌……类似这些隐性营销行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都将受到清理。

  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陈锋介绍,隐性市场主要包括3个方面:非奥运赞助企业想方设法与奥运会建立虚假或未经授权的联系;非奥运赞助企业违反各种保护奥林匹克形象和标记使用的法律;非奥运赞助企业故意或非故意地干扰赞助企业的合法市场开发活动的行为。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然而,由于赞助商名额有限,能与奥运“联姻”并获得相应营销权的企业注定只是少数。一些无缘奥运的企业不得已想出了种种所谓“非奥运营销”手段,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来搭上奥运快车,但这严重危害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因而历来受到国际奥委会的“严打”。

  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是北京申奥时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是衡量北京奥运会举办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条例。

  据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权益保障处副处长丁硕介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隐性市场侵权行为亦有上升趋势。仅2007年一年,北京奥组委移交给工商、公安等部门查处的隐性市场违法违规案件达700多起,比前两年均有所增加。

  国际奥委会前市场总监麦克尔·佩恩表示,筹办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是通过市场开发所获得,因此保护赞助商的合法权益是奥林匹克运动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与市场服务部主任蒂莫·拉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奥运会市场开发所获得的收入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再分配,将用在发展体育运动上面,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大量的资金用于举办奥运会,以及在世界各地训练运动员、培养希望之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等。侵权行为的泛滥最终将损害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并由此伤害到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因此北京奥组委有责任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直言:“搞隐性营销受益的可能是企业,但受损失的是国家。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就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这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就不顾国家利益,这样的企业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在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看来,反隐性市场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让中国企业懂得奥运会的“游戏”规则。“从长远来看,奥运会教给中国的是一个规则意识。无论是奥运会的组织,还是市场开发,都有一套规则。有了规则,大家才会公平竞争。一个有了规则的社会,成本就会降低。”对于那些打“擦边球”屡教不改的企业,国际奥委会除了会视情况诉诸法律外,还会动用媒体资源展开“舆论讨伐”。一旦违规企业被曝光,给公众留下一种“无视道德准则”的印象,其品牌形象将严重受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