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大难题挑战北京奥运气象保障 八月天气复杂多变(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18:44  中国新闻网

  难题三:精准无误的开幕式天气预报

  2008年8月8日晚8时,这个对于所有国人来说无比期待的时刻的天气究竟如何,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焦点。国人都希望气象部门提供精准无误的开幕式天气预报,但这却是奥运气象服务最大的难点之一。

  天气气候条件历来都是每届奥运会等重大活动开闭幕式成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因天气情况不佳,影响开幕式效果、造成开幕式异地甚至延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据北京30多年历史资料统计分析表明,8月8日的北京尚处高温多雨时段,全天降雨概率为47%,日平均气温为25.6℃,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0.3℃。

  此外,气象部门还对8月8日当天的开幕式前准备阶段、开幕式前演出阶段、开幕式阶段的降水概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为19%、13%和25%。

  为了这25%的可能性,气象部门正在用100%的努力,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便是人工消云减雨作业。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蔷表示,他们已经做了多年的外场试验,并完成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减雨作业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落实,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气象部门将通力合作,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保障奥运会的成功举行。

  张蔷说,目前,人工消云减雨作业尚属气象科学前沿,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处于科学试验的范畴。人工影响天气不是人工控制天气,受目前的技术和科学水平限制,目前只能做到对小范围且较弱的局地降水实施人工消雨作业,并可以起到较好效果,但对于较强降水,还做不到完全消雨。

  “其实,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保障工作并不仅仅是开幕式那4个小时的保障服务,像开幕式之前的多次彩排,还有开幕式当天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观众的入场环节,这些都作为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只是两三毫米的小雨也会使没有任何防备的开幕式工作人员、观众以及准备观看开幕式演出的各国运动员受到影响。”郭虎说,作为气象保障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将是提前并准确地预报是否降雨。

  “由于气象预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就要采取跟进式的、无缝隙的动态预报,”孙继松说,“从8月1日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做开闭幕式当天各个阶段的预报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进,从精度上加以订正,直至开幕式当天我们要预报每个小时的天气情况。随着时间推移,预测会越来越准确。”

  难题四:前所未有的珠峰火炬气象保障

  5月8日,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并在珠峰顶完成火炬传递活动,履行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创造了奥运火炬传递史上又一个奇迹。

  在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的背后,一支由38位气象专家组成的中央气象台珠峰气象保障队也创造了我国珠峰地区天气预报服务的历史,展示了我们对珠峰地区天气预报难题的突破和进展,为保障北京奥运火炬珠峰安全传递、登山队员和火炬手顺利登顶下撤、工作人员和组织者平稳有序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珠峰气候极端恶劣,天气异常复杂。强风、暴雪、云雾等恶劣天气以及雪崩等灾害是攀登珠峰的最大自然障碍,也是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面临的最大威胁。在其他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天气气候就成为最后的关键因素。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给气象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珠峰地理位置特殊,我们的预报员对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前也从未开展过相关的业务,预报服务经验也不足。同时,我们还比较缺乏珠峰地区的观测信息,对其天气系统的监视能力明显低于平原地区。”国家气象中心常务副主任端义宏表示。

  “火炬登顶珠峰的气象保障确实有其独特性,压力较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7年上海特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更大一些。”3月26日就抵达珠峰大本营的珠峰气象保障队预报组组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大型运动会我们关注的多是赛场气象要素的变化,而珠峰气象保障,因为其所处的高海拔,则要更多的关注高层的天气和风力的变化,另外,如果出现预报失误,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压力也更大。”

  经过2007年为期37天的奥运圣火抵达珠峰气象保障演练,何立富早已熟悉珠峰的各种天气气候特征。“风速是登山队最为关心的气象要素。特别是在登山队员攀登过程中,超过20米/秒的风将直接危害到登山队员的生命安全。”何立富说。

  因此,如何对珠峰进行针对性的观测成了珠峰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但这也是珠峰气象保障服务的薄弱环节。

  为做好现场气象保障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高度关注和坚强领导下,中国气象局珠峰气象保障队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电力通信保障条件较差等各种困难,利用综合遥测、遥感和人工观测等手段,在珠峰大本营架设了综合高空探测车、GPS探空系统、自动气象站和全天空成像仪等先进设备。在海拔5200米、5500米、5800米、6000米、6300米和7028米6个高度安装了自动气象站。在珠峰海拔6500米的垭口、海拔6600米的山路上,以及海拔7450米的山脊上分别安装使用了3台单测风仪。其中,在海拔7450米的山脊上工作的单测风仪也成为我国气象史上最高的观测设备。这些综合观测手段不仅为登山队提供可靠的实况数据,也为珠峰地区精细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何立富表示,有了这些针对性的观测资料,再利用数值模式产品和卫星遥感产品,我们就可以提供珠峰地区长、中、短期预报,以及5000米至9000米不同高度上的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预警服务。

  “准确和精细的天气预报确保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顺利进行。”奥组委和国家登山队如此评价。

  难题五:几近苛求的体育专项预报

  国家赛艇队女子组主教练曹棉英曾说过,“赛艇比赛对风的要求很高。奥运会历史上就曾出现过比赛时因侧风太大吹翻赛艇的事件。在雅典奥运会期间,也曾因侧风超过要求而使比赛一再推迟。我们的很多队员都遇到过因天气情况而影响比赛成绩的情况,因此作好天气预报,特别是气温、湿度、风力、风向等天气要素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对我们提前做好比赛预案和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就连受天气影响较小的室内运动,运动员也要充分考虑赛事举办地的天气气候条件。“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每届奥运会前的2~3个月,我们的代表团都会先去举办国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参赛预案和运动员的训练和调整。”已参加过4届奥运会的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助理陆元盛说。“气象因素往往会对体育赛事产生关键的影响。像风会对田径、射箭等比赛产生影响,高温湿热会对马术比赛造成影响,各专项体育比赛对我们天气预报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王玉彬说。

  气象因素对体育赛事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限制性的,比如狂风暴雨限制了各项室外赛事进行,运动员在35℃以上高温酷暑下进行运动会造成中暑休克。第二类是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同一赛场虽可决出名次,但如果遇上高影响天气,则会使比赛成绩受到影响。例如,逆风使短跑成绩降低,顺风则使成绩提高,另外逆风可使投掷成绩提高。第三类是影响体能的发挥。例如,湿度太大,运动员会感到烦恼郁闷;湿度太小,运动员又有干渴烦燥的感觉。

  在帆船比赛期间,通常风力持续达到每秒3米以上时才适于比赛,而超过每秒20米时,就要考虑水上安全而停止比赛。在一轮比赛的时间段内,风向摆动超过50度也要从比赛公平的角度考虑放弃比赛。同时能见度需要在1500米以上,还要避开台风、暴雨、雷暴、大雾等复杂天气。“可以说,这个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青岛市气象局副局长杨育强说,“虽然8月是青岛海域风力最小的月份,但经过2006年和2007年的测试赛,我们不仅可以证明青岛海域的风力完全可以满足奥帆赛的要求,还可以证明我们的精细化预报服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此外,众多室外比赛项目,如网球、飞碟、足球等还会受到空气质量、臭氧浓度、紫外线等环境气象要素的影响。“提供诸多气象要素和大气成分的准确预报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考验。”郭虎说。

  (林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