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北京烟袋斜街重现商机 各种烟斗一应俱全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12:56 新华社
![]() 烟袋斜街的一家烟斗店内景(2月23日摄)。 从2006年底,北京开始着力打造10个市级特色商业区和15个区域性特色商业街,以满足2008年世界各国游客的购物需求。位于北京什刹海附近的烟袋斜街就是这15个区域性特色商业街之一。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此街明朝初年称“打渔厅斜街”,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中称此街为“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当时,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是它们的典型标志。当然这样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了。日子久了,“打鱼厅斜街”和“鼓楼斜街”渐渐被“烟袋斜街”替代了。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就像一只烟袋锅儿,因此用“烟袋”命名这条斜街,也是名副其实的。 清政府倒台后,昔日的王公贵族靠变卖家藏古董来维持生活,烟袋斜街有一段时间里变成了古玩商的聚集地,这里先后出现了一些古玩玉器店。此后,街上还陆续开了一些酒馆、饭铺、服装店、澡堂子、理发馆,短短的一条街,生意也曾兴旺过。 如今,伴随着烟袋斜街特色商业街的改造,这条特色商业街内近60家商户在商业形态上正在向传统文化产业进一步靠拢。目前除烟袋斜街东口和西口的餐馆、酒吧之外,街内商铺主要经营的是烟斗、灯笼、风筝、茶具、古玩、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和传统裁缝等。它们正以特有的风格迎接着海内外游客。 新华社记者赖向东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