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杜伊怪异训练法为国奥提速 倒霉闫相闯第一个挨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6:37  华夏时报

  本报特派记者赵宇广州报道学中文,像不会说话的小孩子那样一句句地学。为了更好地融入球队,国奥新帅杜伊率领两名助理教练正在努力地学习着,“你好”、“谢谢”是他目前仅会的两句中文。

  随着和国奥队队员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杜伊在训练场上的话也开始多了起来。由于语言受限,助理教练宿茂臻一直跟在塞尔维亚人周围,将他的话翻译给队员们。虽说宿茂臻完全能够将他的意思转达给队员们,但杜伊却总觉得别扭,他非常希望自己能用中文直接跟孩子们交流。

  “杜伊非常希望自己能立刻学会中文,他觉得那样才能将自己的意图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队员们。”国奥队副领队李飞宇说。

  据李飞宇介绍,在平时的生活中,杜伊经常会找他来请教一些足球术语的中文说法。“杜伊经常问我‘转移’怎么说,‘一脚传球’怎么说,看得出来,对于学中文,他有着非常高的热情。”李飞宇说。目前,杜伊除了会说塞尔维亚语外,英语和西班牙语也掌握得不错。

  李飞宇认为,杜伊在学习语言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天分,但正式带领国奥队已经4天了,他的中文水平却很一般。

  “中文?我正在努力学习。目前我不怎么会说中文,我只会说‘你好’、‘谢谢’,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会用中文和我的队员们交流。”杜伊科维奇笑着对记者说。

  除了杜伊,国奥队的两名洋助理也希望能够学会中文。为此,国奥队也准备在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一些辅导。

  杜教授·出口

  杜伊怒批闫相闯太随意

  本报特派记者赵宇广州报道因为一次随意的传球遭到了杜伊的怒批,在随后的对抗中又自摆乌龙,来自北京国安队的闫相闯无疑是昨天最“倒霉”的球员。

  在昨天的分组对抗训练中,闫相闯出现在了他所熟悉的左前卫位置,在俱乐部中表现出色,并经常助攻队友得分的他训练时的感觉并不好。对抗过程中,闫相闯在一次拿球的时候,突然围上来了三名防守队员,迫不得已的他选择了一个非常随意的传球,结果传球失误,被对方打了反击。

  看到闫相闯的这个传球,杜伊非常生气,大声地向他喊叫着。教练火了,闫相闯有些害怕了,连忙向塞尔维亚人摆手,示意自己知道错了,并跑向本方禁区避难。闫相闯跑了,杜伊依然没完,居然追了上去,嘴上依然在大喊着,并吹哨叫停了比赛。

  “传球不能那么随意,多打地面配合,实在不行就转移啊!”杜伊对闫相闯说。挨批了,闫相闯在后面的训练中变得更加努力起来,多次突破给对方制造了不少麻烦,可是,他的一次积极回防却意外将球打进了本方球门,让队友哭笑不得。

  杜教授·出招

  怪异训练法为国奥提速

  本报特派记者赵宇广州报道慢吞吞的中国队急需提速了,杜伊深知这一点。为了给国奥队提速,杜伊昨天采用了一种非常怪异的对抗方式。

  杜伊所选择的这种对抗方式是以前国字号球队所没有的,他将队员分成三组,一方站在中央负责进攻,另外两方分别在半场内,攻到谁的半场谁负责防守,三方面轮流互换角色。由于人数不够,宿茂臻也及时参战。虽说已经退役多年,但宿茂臻在场上依然勇猛,居然多次倒地铲球,而且传球也比国奥队球员准确得多。“你是教练,但你却是最好的!”杜伊大声喊道。

  对于这种怪异的方式,队员们都表示能够接受。周海滨说:“这种训练方式以前山东队也练过(山东队教练也是塞尔维亚人),我觉得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在进攻和防守上的速度。杜伊告诉我们多打地面球,谁要是进行盲目传球,肯定会受到批评。”

  和周海滨的感受一样,吕建军也认为,这种训练办法非常好。他说:“杜伊告诉我们多打边路,这是个好办法。”

  杜教授·出行

  国奥今日参观黄埔军校

  本报特派记者赵宇广州报道今天上午,国奥队将前往黄埔军校进行参观,这也是国奥队正式树旗后进行的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自打国奥队正式组建以来,在一起进行长期集训的时间并不多,多数时间都是为某场比赛而临时组队。这次集训将持续到11月底,这么长的集训时间,也给了队员们相互熟悉的机会。

  今天,为了备战11日同喀麦隆队的比赛,国奥队将从广州郊外的明珠酒店搬到市区的东方宾馆。搬家之前,球队将前往距离明珠酒店不远的黄埔军校进行参观。

  “这次参观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队员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让他们增长一些历史知识。”国奥队副领队李飞宇说。据了解,球队这样做,除了让队员们受教育外,也希望国奥队能像黄埔军校那样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队员们了解得并不多。据了解,参加亚青赛的国青队7名球员将于12日同球队会合,他们将错过同喀麦隆的比赛,也将错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

  杜教授·观察

  杜伊开始大喊大叫了

  训练场外,杜伊总是在笑。对记者笑,对球迷笑,对足协官员更是满脸微笑。在这支球队当中,只有他是“新人”,这个“新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客客气气的,像个和事老。

  随着和队员们逐渐熟悉起来,训练场上,老头也开始试着跟孩子们交流了,虽然话不多、孩子们不一定听得懂,但这却是塞尔维亚人从一言不发到主动交流的一种转变。

  刚入队那会儿,看到孩子们的错误,杜伊顶多皱皱眉头,有时也说两句,但始终没怎么大声喊过,即便有,一堂训练课也就一两次。

  现在可不同了,见到孩子们的错误,塞尔维亚人绝不姑息,不但大声喊叫,有时甚至还嚷嚷起来,就像亲爹在教育自己儿子一样。“训练场外,我是你们的朋友;训练场内,我是你们的教练!”他告诉孩子们。

  有时候,老头的大声喊叫不能引起队员们的注意,他便开始吹口哨了。跟荷兰人哈恩和英国人霍顿相比,杜伊的口哨吹得确实不怎么样,经常吹不响,这样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无奈之下,口哨又换成了大喊大叫。

  一堂训练课下来,杜伊要喊上十几次。可是,一支球队的主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只喊这么几次是远远不够的。

  看得出来,杜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或者说这个孩子们的“亲爹”还有些不自信。(赵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