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小平:奥运 公益的翅膀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10:25 足球-劲体育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公益事业,尤其现在奥运当前,奥运公益成了一个新的名词。现在备战奥运会的步伐已经迈向了2008年,不管是组织、企业,还是个人,这些不可忽视的力量都在为奥运公益尽着自己的一份心。现在各方面的奥运公益事业都进行的如火如荼,也许不单单是明年的奥运会,在这之后,整个社会的很多方面,都会因此受益。 两大国际组织互动合作 红十字会和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国际组织,它参与奥运公益服务早已成为国际上的惯例。今年3月,北京奥组委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署《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备忘录》,随后,红十字会参与奥运公益服务的工作也全面展开。 红十字奥运志愿者招募,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奥运应急救援队建设,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卫生救护设备、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装备设计制作等工作都在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有序进行。截止到今年11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已完成了全市十八万人的卫生救护培训任务,在奥运开始之前,这个数字也还会增加。这就意味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观众、游客的安全也相应的会更有保障。 北京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韩陆说,奥运会是第一次在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举办,对于红十字会来说挑战很大。所以这时候,希望有更多世界各地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毕竟这个公益活动能够帮助红十字会更好地服务奥运,也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奥运之后的红十字公益事业中来。 一块金牌变一所学校 顺利成为08奥运会特许赞助商之后,每家企业都没有停止自己在奥运公益上的脚步。伊利在“我有一个梦想”、“奥运健康中国行”、“牛奶大讲堂”等一系列的奥运活动之后,今年11月,又启动了一个名叫“蒲公英计划”的全新奥运公益计划。在这项计划中,伊利承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在以后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每夺得一枚金牌,伊利就将通过伊利梦想基金注入资金20万元,用于青少年教育和发展事业。这些举动的确让伊利的奥运公益理念走在了许多品牌的前面。 比起伊利,海尔走得更早,公益一直都是该企业没有停止过的一项事业。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数据中表明,迄今为止,海尔集团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总价值已达到5亿多元。现在奥运当前,海尔在奥运公益上又做出了新的贡献,1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尔方面发表声明,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只要中国的奥运健儿获得一块金牌,海尔就将多捐建一所希望学校。 跨越行业的界限 企业和组织之外,很多个体也充当着奥运公益人。奥运冠军、演员、歌手和艺术家纷纷走到台前,他们都希望,能为奥运公益多做些什么。1984年洛杉矶高低杠项目冠军马燕红提出“退役体操运动员脊椎矫正康复计划”,跳水皇后高敏成立了“北京体育大学高敏奖学金”,长跑名将王军霞带领“西部万人健康跑计划”,1996年10米移动靶冠军杨凌拿出“奥运之光———白内障儿童康复计划”。现在这些计划都在健康有序地进行之中,也许是经历过了奥运赛场的洗礼,冠军们对奥运公益有着更深的感情。 濮存昕在奥运公益上是当之无愧的榜样级人物,那个在话剧场里“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深入人心。今年是“中国话剧百年”,本来人艺的演出就已经足够繁忙,濮存昕真地是在百忙之中投身奥运公益事业,这更是显得难能可贵。而其他的一些演员也都在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周迅、葛优参与奥运公益短片的演出,蒋雯丽录制奥运公益节目教英语,孙俪出任奥运公益文化活动的代言人。许多歌手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着奥运盛典,演唱候选歌曲、参加公益演出、用自己的人气来号召歌迷们支持奥运事业。虽然在这些过程中也发生过有人打着奥运公益演出的旗号欺骗歌手的不愉快事件,但这并不能阻止歌手们献歌奥运的热情。几乎每一场关于奥运的公益演出里都能看见歌手们无偿献唱的身影,歌唱奥运,也就成了他们支持奥运事业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来,艺术家们在人们的心里都是离群索居,不问世事。但是今年9月份关玉良的奥运艺术作品巡回展,却把艺术家这个团体推到了前台。很多艺术家都在此后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举办各种艺术品展出,拿出自己的作品参与公益拍卖。正如一次奥运慈善拍卖会上一位年轻艺术家说的那样:“为了奥运和公益事业,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作品。”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