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第一个祝贺北京申奥成功 波兰外交官的"奥运情缘"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10:33 足球-劲体育
对全世界最优秀的1万零500名运动员来说,奥运会的最大意义就是争金夺银;但对全世界亿万的普通人来说,奥运会最大意义却是“重在参与”,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接近这个“人类盛典”,都能够留下足以回味一生的记忆———曾经担任过波兰奥委会秘书长的现任波兰驻华使馆参赞雅努什·塔特拉先生就拥有这样的记忆。“参与”过的奥运会可谓多矣,不仅如此,他和他的整个家庭都与奥运会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今年4月份,在北京奥组委发起的全球“奥运家庭”评选活动中,塔特拉先生一家成为了第一个报名的家庭,尽管最终没有进入10强,但他和他的家庭对北京奥运会以及奥林匹克的热情却不会减少分毫。因此,与塔特拉先生以及这个“奥运之家”的对话,既反映出一个“老体育工作者”和一个外交官的不凡视界,也透露出全世界的普通人与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联系。 祝贺北京第一人 塔特拉先生的“奥运家庭”有如下的成员:父亲雅努什·塔特拉(现任波兰驻华使馆参赞)、母亲塔特拉夫人(体育教师)以及女儿比亚塔·塔特拉(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也许是因为父亲雅努什曾经担任过9年的波兰奥委会秘书长、7次参加奥运会的缘故,塔特拉一家和奥运会的“心理距离”一直非常的“近”,而塔特拉先生本人与北京奥运会的缘分,那可就更加不一般了。 《劲体育》:塔特拉先生,我看到您带来了一个大包的东西,这里面是什么? 雅努什·塔特拉:这里面都是我这么多年来收集的许许多多和奥运会有关的纪念品,包括明信片、宣传海报、背包、服装,还有各种各样的“PIN”(纪念章,是奥运会期间最抢手的纪念品)。 您真是收集了很多这样的纪念品呢!啊,这里还有北京奥运会……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时的申办徽章“中国结”,这是好多年前的东西了! (自豪的展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纪念章,尽管它并不属于任何一届的奥运会。 那您为什么要保留北京申奥的纪念章呢? 哈哈!告诉你吧,这是因为,我是第一个向北京祝贺申奥成功的人。 噢!那一定有一个故事,能请您详细说说吗? 事情发生在我担任波兰奥委会秘书长的时候。2001年7月,我和波兰奥委会其他官员一起参加了国际奥委会莫斯科全会。13日晚上,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的时候,我正好和几个中国人坐在了一起,而那几位正是北京申奥代表团的官员。 您当时是不是有预感,觉得北京可能会获胜? 我并不知道北京会获胜,但是我知道,北京最后的陈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他们十分有希望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当时,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我也喜欢这种顺其自然。当萨马兰奇主席郑重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的向中国人伸出了祝贺的双手。 原来您就是这样成为第一个祝贺北京申奥成功的人啊!大概您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您又会被派到北京来工作,和北京奥运会的缘分越结越深了。 是的。其实,我到北京来工作,也是和奥运会有关系的。我曾经在波兰奥委会工作了9年多的时间,担任秘书长的职务;7次参与了奥运会。而现在,北京也要举办奥运会了,我是因此才被派到中国来工作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奥运会联系在一起,因为奥运会,我认识了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非常有意义! 特殊家庭的“奥运人生” 不管怎么说,塔特拉一家与北京奥运会的“缘分”多少和塔特拉先生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有关———作为前波兰奥委会的秘书长以及现任的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参赞,他们接触奥运会的机会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了。不过,这个特殊的“奥运家庭”在奥运会当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却是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当塔特拉夫人和女儿比亚塔也加入到我们的对话中来的时候,那种因奥运会而产生的美好情感,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为深刻,让我们不禁期待:在2008年、在北京,每个普通的中国人也都会得到与此相似的一段“奥运人生”。 我很想知道,当初,在你们的家庭中,是谁先提出参加北京奥组委的“奥运家庭”活动的呢? 塔特拉夫人、比亚塔(异口同声,笑):是(她)爸爸! 哦,塔特拉先生,您刚才也说了,您参加过7次奥运会,可以说和奥运会很接近了,为什么这次在北京还要这么积极的参加奥组委的活动呢? 塔特拉:毫无疑问,2008北京奥运会肯定会给世界带来新的惊喜!我已经感觉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来到中国、来到北京。而我们就在北京,当然要想办法离奥运会更近一点啦!更重要的原因是,奥运会给我们一家留下的记忆太美好了! 是嘛!我想,中国的普通人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接近奥运会、参与奥运会能够给我们留下一些怎样美好的回忆———因为我们马上就要迎来自己主办的一届奥运会了。几位能不能把你们的经验给我们分享一下? 塔特拉夫人:我们全家一起参加过5届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的体验其实都很不一样,都让人印象很深。但是,要是说我个人的话,我最美好的回忆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那是我们全家人的第一次“奥运之旅”。我们的女儿当时只有11岁,就和我们一起到了芝加哥、到了亚特兰大,她还在那里帮助波兰代表团做了很多推广活动。虽然我们没能观看所有的奥运项目,但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奥运会那种特殊的气氛。 比亚塔,那你最美好的奥运会记忆是什么呢?你11岁的时候就在现场观看……其实不止,你还“参与”了奥运会。和我们说说,你是怎么“参与”的? 比亚塔:对,我和妈妈的答案一样,我对奥运会最美好的记忆到目前为止也是第一次,就是亚特兰大奥运会。那时候,波兰的有关方面在奥运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几个城市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那些活动我都参加了,而且我还用“外语”,就是英语和许多的外国人有过交流……这种印象,是很难忘记的。 (笑)我们中国人总爱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果然你和妈妈的想法一致。其实你现在除了英语,又会说一门“外语”了,那就是汉语。 比亚塔:我现在正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所以我会说汉语。我的下一个奥运目标就是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塔特拉先生,在您的一家人当中,您恐怕是对奥运会最熟悉,和奥运会联系最紧密的人了。你对奥运会最深刻、最美好的记忆是? 塔特拉:我最美好的记忆……很久远了,其实是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举办的时候,我还是个12岁的孩子,但是在看过奥运会的比赛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我们家附近的社区操场上就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儿童奥运会…… 儿童奥运会…… 塔特拉:没错!我们还用土豆制作了奖牌和证书呢! 呵呵!塔特拉先生,您的回忆太有意思了,不知道我们中国人在举办过自己土地上的奥运会之后,会不会也留下这么美好的记忆。 一定会的!我参加过7次奥运会,有一个感觉,每一届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家带来的影响都是长期的,给普通人留下的印象也一定是长期的,美好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