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外校内的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将提供24小时服务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02:58 竞报
多语言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预计4月中旬交付使用 奥运会期间,将有大量外宾来到北京,语言不通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遇到突发事件更是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里,一幢有300多个房间的五层建筑正在装修。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是多语言服务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利用语种丰富的优势,从师生中优中选优,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24小时值守热线,用44种语言为外国游客营造“无障碍”语言环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薛晏表示,“中心”将会形成长效服务社会的机制,成为奥运遗产的一个重要地方。 提供44个语种服务 这座被命名为1号楼的建筑,本是为改善北外教师办公条件而重新装修的。“北京两次申奥,几十卷申办材料,都是北外教师翻译完成的。申奥大使杨澜也是我们的校友。”薛晏说。北外师生用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催生了一个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与北外的联合工作组,作为领导机构将全面负责“中心”工作的协调和统筹。 “中心”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将24小时值守热线,用44种语言为外国游客游览北京、观看奥运盛会提供“无障碍”语言服务。44个服务语种,几乎涵盖了所有奥运大家庭成员的语言。就连冰岛语、僧加罗语、豪萨语等使用人口并不多的语种,也在其中。 可提供“现场服务” 据介绍,如果赛事运行过程中或外宾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向语言服务中心求助。此外,语言服务中心还可以为奥运赛事的各种会议提供远程同声传译及文件翻译服务,如果需要,志愿者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不仅如此,北外还凭借良好的外事关系,请来马来西亚等国的翻译最高学府担任多语言服务中心的“智囊团”,遇到难度大的翻译,“智囊团”院校的翻译专家将及时提供帮助。 北外输送上千语言志愿者 目前,已有400多位北外教师报名参与多语言服务中心,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些离休教职工也纷纷报名参加,其中就有曾主持过《Follow Me》(跟我学)的胡文仲教授;为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多次进社区传授英语学习方法的陈琳教授今年已80多岁,身兼数职的他不仅积极参与组建多语言服务中心,还将在奥运期间为英语服务提供指导。 据悉,北京奥组委前期从北京16所高校招募的3745名贵宾陪同及语言服务志愿者中,北外就有1558名,占42%;其中国际奥委会委员、各国际单项赛事委员会主席(秘书长)等贵宾的陪同翻译,即所谓的IOC志愿者中,该校有588名,占总数730名的81%。 竞报记者 顾静/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