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 记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04日11:13  天津日报

  南开中学堂的稳步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开展体育活动的环境更好了,张伯苓的教育、体育思想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伯苓的教育体育观历来是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他曾在《以教育之力量使中国现代化》一文中写道:“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华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致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 所以他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体育的宗旨应“以训练团结,合作,健全之身心为目的”。他说:“我国国民体魄衰弱,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落,服务年龄短促。原因固属多端,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其主要原因。”

  如此开阔的视野使得张伯苓形成高人一筹的见地。他说:“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但“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因为“欧美人之知识发达,我国人固望尘莫及,然其学术发达之年代尚不为久,我国人竭力追之,犹可及也。至体育,则无论欧美,与日本人较,已相差远矣。”他又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提出要将学校体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进一步认为:“无论学校与社会,必须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他说:“自认教育与体育,绝对不能分离。”

  由此,张伯苓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他强调,过去人们误以为“提到强便有一种联想,就是军队、军火等。其实不然,乃是关于我们个人身体的锻炼。”张伯苓举在美国学习的几个大学矿科毕业生与他谈话的例子说:“他们都是在美国Ford车厂做工的,并且在我们大学时非常强壮。中国人中之较健者,这次他们都感到体力的缺乏,身体不如外国人,工作的效率不能与外国人相较。”

  他说:“这不是个人的不健全,乃是我们的历史使然,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形成了我们危弱的身体,所以我们身体的健壮是要紧的。我们的身体强不见得是要打仗,就是做事也很要紧。”

  他还说:“外国人四五十岁是正当工作的时间,我们中国人三十岁以后便做整寿,大概四十岁便入黄土了。体力、脑力不充足,做事的效果如何能好?我们在学校里绝不应该像现在一般人一样。”因此,当他看到操场上一个个南开学生生龙活虎的样子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道:“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坚强的意志,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身体若不好就失掉做事的本钱,什么也谈不到了。”

  1895年,天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是美国人格林(Robert Giley,一称盖莱)。格林充分利用天津文化人士比较密集的优势,开始从事“接近中国文人的实验”,试图通过在上层知识分子中间宣扬基督教教义,培养一批具有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基督教精神的“高等华人”,以达到扩大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等目的。作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高才生以及新式学校的执教者,张伯苓当时在社会上已小有名望,成为基督教青年会争取的对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