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体育报:回忆雅典的“和平与友谊”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1:10 中国体育报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女排比赛场馆——和平与友谊体育馆不属于为雅典奥运会专门新建的那一类场馆。 这个座落在雅典南部法里罗海滨的白色椭圆形体育馆能容纳大约1万人,曾多次举办欧洲以及世界级的篮球、体操、田径、排球比赛以及各种商业展览和音乐会。我感觉,它在雅典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北京的首都体育馆。 但在四年前的奥运会第一次走近这座海边的白色建筑时,却并没有预料中的震撼和神圣感——由于奥运会安全工作的需要,场馆周围被划分成几个互相隔离的区域,而且用铁丝网和大面积的纺织品围挡起来;道路是新修的,如果不坐媒体班车,要绕很远的路才能从场外靠近场馆入口。一句话:很麻烦,很难接近,只有从海岸线的一侧才能一睹她的美丽全景。 场馆呈椭圆形,有点像船型,也有点像我们国家警察帽子的形状。由于历史较为久远,设计上没有更多地利用自然光。白天不开灯的情况下,甚至很难看清场地。从这一点来说,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就已经先进了不少,至少很多场馆都强调了自然光照明的理念。 在中国女排参赛的场次,体育馆里或多或少都会涌进来不少当地的华侨和远道而来的华人。他们中既有穿着体面、经济条件尚好的生意人,也有一些在当地务工的体力劳动者,不过除去两者之外,人数最多的还是脸上洋溢着青春光彩的中国留学生。事实上在希腊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并不大,但比赛期间却能聚集一大群,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排球,尤其是中国女排在全球华人世界中的巨大影响力。 这些慕名而来的华人大多都打着红旗或者红色的条幅,上面用中文、英文或希腊文书写着加油鼓劲的话语。在比赛的开始阶段,华人在场内未必能占到观众数量的优势,但随着比赛的深入,中国女排的成绩不断攀升,场内华人的比重也明显增加起来。到最后一场堪称经典的中俄女排决战,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已经占领了将近1/3的观众座席。他们的呐喊声之大,远远盖过了来自欧洲的俄罗斯球迷,让中国女排姑娘们备受鼓舞。 在记者看台上有一位华人留学生志愿者,记得我在决赛进行过程中还抽空跟她聊过几句,因为她在清一色的欧美志愿者中显得很特别。她感觉自己十分幸运,能够在排球赛场当志愿者,甚至看到“传说中的”中国女排。后来中国女排上演了很强大的逆转,张跃红扣死定乾坤的一球后,我扭脸看到这位志愿者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而她那一刻的笑容也让人印象深刻。 雅典的和平与友谊体育馆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在这里,新中国体育崛起的一个见证——中国女排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比赛,而这样的比赛并非年年都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