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4奥运会采访经历终生难忘 曾采访刘易斯科马内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10:30  中国体育报

  1984年我被《中国体育报》派往美国洛杉矶采访第23届奥运会,作为中国健儿首次扬威在奥运会上的目睹者和记录者,至今心潮难平。

  当我们一踏上大洋彼岸时,许多华侨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打听中国健儿的情况,因为奥运纵横八十八载,颁发过2500多枚金牌,遗憾的是无我炎黄子孙,而且还被长期侮辱为“东亚病夫”,这次能不能改写历史呢?我健儿不负众望,在各个赛场上一展英姿,赢得了历史性的零的突破。当时我们报道组人员少(只有2名文字记者,1名摄影记者)任务重、要求高,而且通讯设备落后,靠长途电话传稿,但在我健儿勇夺15枚金牌的鼓舞下,我们每人每天都要跑好几个赛场,路途遥远,靠大会交通班车,疲于奔命,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连续苦战一个月,每人平均发稿近百篇,近十万字,这对我们的体力和毅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根据分工,我采写了开、闭幕式,升旗仪式和我健儿夺取体操、跳水、射击金银牌的报道。特别是8月6日的晚上,我体操健儿连夺四枚金牌,是夺金牌最多的一天,从比赛结束到发稿时间仅一个小时,只能边看比赛边写稿,及时发了两篇消息、两篇现场特写和一篇评述,这组稿件比较有气势和深度,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此外,面对世界8000多名记者的竞争,我还直接采访了奥运会组委会主任尤伯罗斯及体坛名将刘易斯(田径)、洛加尼斯(跳水)、格罗斯(游泳)、科马内奇、雷顿(体操)等,并较早地采写了美国总统里根的谈话。

  由于中国健儿的成绩出色,在比赛后期,我们都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记者采访的对象,当地一些华人代表还主动找我们谈感受,谈他们扬眉吐气的心情。

  我的一生是在体育记者的生涯中度过的,虽然现已退休十年,但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之行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