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奥运会
时间:1952年7月19日~8月3日
地点:芬兰 赫尔辛基
伦敦奥运会前一年,即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世界一些城市对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与第十四届奥委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第十五届则有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雅典、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芝加哥9个城市同时提出了申请。会议期间,各个城市都派来了由市长率领的代表团游说,气氛相当热烈。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主办权。
大会于7月19日当时时间下午1点正式开幕。尽管当时天气不佳,但看台上仍座无虚席。当阔别田坛多年的帕沃-努米高擎火炬进入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高呼"努米!努米!"。当时已经55岁的努米边跑边频频点头向观众致意。当芬兰另一名长跑明星、当时已62岁的汉内斯-科勒赫迈宁从努米手中接过火炬点燃圣火时,大会进入了高潮。掌声、欢呼声和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火焰使人们沉浸在狂热的气氛中。
首次参赛的苏联队对这届运动会非常重视,共派出295名运动员,人数居各国之首。原苏联参加奥运会后,在部分项目中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开始了美、苏两强相争的局面。
本届奥运会在东道主的精心筹备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在田径比赛中,就打破了世界纪录14次,179次刷新了奥运会纪录。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优秀选手涌现在世界体坛上。
澳大利亚的游泳运动员约-戴维斯在200米蛙泳中夺得金牌,但游的却是蝶泳姿势。蛙、蝶两姿直到1953年才正式分开。本届奥运会的体操比赛中不乏世界冠军或奥运会冠军,如瑞士的约瑟夫-斯塔尔德,联邦德国的阿尔弗雷德-施瓦茨曼,芬兰44岁的老将赫-萨沃莱宁等。但由于苏联队的出现,这些一度在奥运会上称雄的选手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从此开始了苏联居主导地位的年代。男女15个项目中,苏联夺得了包括男女团体和个人全能在内的9枚金牌。女子成绩突出的是玛-戈罗霍夫斯卡娅,获金牌2枚,银牌5枚,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选手;男子则是维-朱卡林,获金牌4枚,银牌2枚,他也是本届奥运会唯一获得4枚金牌的运动员。
在马术盛装舞步个人赛中,丹麦骑手里丝-哈尔特是这一项目中第一位被允许与男子运动员同场竞技的女选手。她以优异表现夺得了银牌。令人称道的是,她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留有残疾,而且还有孕在身,上、下坐骑都需要有人帮助。因此人们称她为“不是冠军的冠军”。
1924年,比尔-海文斯曾入选过将参加奥运会的美国八人赛艇队,但他因妻子正临产而放弃随队出征奥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弗兰克-海文斯出生28年后,在1952年奥运会上,终于替父亲圆了奥运金牌梦,他在加拿大式皮划艇比赛中,夺取了单人1万米项目的冠军。
为期两周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于1952年8月3日正式闭幕。大会期间,虽然天气不佳,不时遭到寒风和大雨的袭击,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运动会。美国仍保持了金牌总数领先的地位,共获40枚。苏联紧随其后,金牌数为22枚。如要计算前六名非正式团体总分,则两国均为490分。赫尔辛基奥运会揭开了奥林匹克新的篇章,进入了美、苏两个体育强国抗衡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