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以轻松的眼光来看电影和体育的时候,突然发现电影和体育从来都是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除了真实记录奥运赛场内外精彩故事和画面的纪录片外,电影导演们也把田径、足球、自行车、棒球等和体育运动有关的故事通过摄影机送上大银幕……这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又有感人至深的温情瞬间,让我们共同欣赏和回味影像世界中的精彩奥运故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那是在解放以前,我们只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他是个短跑运动员,叫刘长春,他是坐船到美国的,他的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他代表中国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就是这一个人参加奥运会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以上是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说起的故事。
电影再现了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资助他8000大洋购买船票,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层层险阻,他单刀赴会,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中国人来了!”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
加油中国
1908年,《天津青年》载文提出,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何时能举办奥运会?从而开启了中国百年体育梦。大型纪录片《加油中国》就是以回答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重温了国人甩掉“东亚病夫”帽子跻身世界体育强国的奋斗历程,表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人民共同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愿望。
从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举着旗帜孤独地走在运动场上,到1984年中国奥运史零的突破,再到体操王子李宁成为那届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纪录片《加油中国》在光影交错间,带领观众,重新触摸那些已经尘封的历史细节。这部以大量珍贵历史素材编辑而成的纪录影片,最感人之处,就在于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瞬间和动人的故事。
筑梦2008
奥运史上首部历时7年记录奥运会筹备过程的影片《筑梦2008》,以“鸟巢”建筑地点的原住居民高大妈一家“搬家”前的生活为开场,通过对刘翔、小体操运动员、奥运特警队、“鸟巢”的设计建造者等不同人物群体近距离的细节刻画,“以小见大”地烘托出了万众同心迎奥运的宏大主题。
影片以普通人为切入点,描述了高大妈和邻居们对奥运会的支持;特警队员们为了奥运会的安全举办而刻苦训练;小体操运动员“乐乐”因伤病而错失梦想;刘翔与教练一起为备战奥运会而付出努力。这些都被导演不加修饰地还原于银幕之上,真实的细节描绘,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奥运带给人们的改变。
用11万吨钢材打造的建筑物鸟巢;刘翔的25000次跨越;体操运动员经历万次落杠后完成空中700多度转体;为“鸟巢”拆迁搬家的高大妈一家成为奥运志愿者,外孙女从小婴儿长成7岁学生,用英语流利地说“One World One Dream”。一组组画面,一个个镜头都是那么弥足珍贵……
冰上奇迹
该片是美国影评人2004年评选出的最佳奥运题材故事片之一,是由埃里克·古琼汉姆根据真人真事撰写而成,表现了1980年冬季奥运会上,美国冰球队以弱胜强,战胜前苏联冰球队赢得金牌的故事。
火的战车
该片是美国影评人2004年评选出的最佳奥运题材故事片之一,它根据两位运动员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哈罗德·阿伯罕姆和艾里克·利都尔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奋力争先,希望一圆奥运之梦。影片并不是仅仅叙述了体育和运动会的故事,而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运动员在奋争中面对的压力、偏见和接受荣誉时的心理。该片的音乐和摄影也非常美,看过这个电影,每个人都想像片中的人物那样,到海滩上用慢镜头的优美姿态跑上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