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是改革的基本任务。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7171.0亿元,增速达到15.2%,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86年,崔健和中国摇滚乐崛起;1987年,费翔点燃激情的一把火。这个时候,北京的孩子们在街头跳起“太空步”,引得观者如云;1987年底,北京前门开张了一家快餐店,名叫肯德基;摩托罗拉也在北京设了办事处,开始推销“大哥大”。
1980年代是一个传奇的年代,改革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实力和活力,开放激发着人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梦想的年代,那是一个从孩子成长为少年的时代,我们有着向上的激情,我们有着不懈的努力,我们一路向前。 1989-1998 改革路上,与奥运同行
一只名叫盼盼的熊猫,成为这个时代的开篇序曲,她是第11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掀起了全民体育的热潮,无数孩子砸烂自己的存钱罐为亚运会捐款。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承办的大型洲际体育赛事。7月3日上午,邓小平到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视察,这是为举办亚运会而新建的场地。86岁高龄的邓小平问:“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许多年后,人们还记得,这次视察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戴着那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
1991年,北京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书。此时的中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1991年的2.18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149亿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357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国告别了自我封闭,开始向世界敞开胸怀;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但是,1993年9月23日,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北京以两票之差落选的消息让我们几乎难以承受。在奥运之路上,我们摔了个跟头。邓小平说:“申办不成功,没有关系,总结经验……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1992年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以洞察历史、把握未来的气魄和胆识,迈出了视察南方的步伐,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并要求“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一针强心剂,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驶入新的快车道。1993年底,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这个时候,呼啦圈是全民运动中最普及的器材,卡拉OK是休闲娱乐的首选,美国好莱坞大片悄然走进中国影院,职业模特、港台明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中国“倒爷”行走俄罗斯,北京人也到纽约去淘金了。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交流的增加,让我们对世界不再陌生,我们开始长大了,我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1992年和1996年的两届奥运会,中国军团共夺取32枚金牌,两次名列金牌榜第四。奥运会依然激动人心,但它已经不再承载1984年那样的意义,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关注点,炒股、追星、旅游、开公司、买房买车,中国的球迷也能自己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