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反兴奋剂“三把火” “信任工程”显示威力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6:25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8月6日电 综述:美国反兴奋剂“三把火”

  新华社记者杨晴川

  “从12岁到17岁,一年365天,我天天都在训练,奥运会为我提供了展示训练成果的平台。我要以行动告诉大家,成功没有捷径,投机取巧绝不可取,”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向美国奥运选手们发出了这样的忠告。

  “要是我弄虚作假,我妈非宰了我不可,”在田径场上,满头大汗的美国短跑名将、“飞人”盖伊说得更加直白。

  这是眼下在美国体育界广为流传的一段视频中的内容。在这段题为“我的胜利=干净地竞争”的视频中,菲尔普斯、盖伊等12名美国精英选手大力宣传反兴奋剂的意义。这些名将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参加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名为“信任工程”的示范性药检项目。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美国体育界发生一系列兴奋剂丑闻,其中涉及琼斯、加特林等多名奥运冠军以及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众多球星,全世界看到这样一个现实:作为奥运金牌大户的美国,其体坛并不干净。美国不得不对此进行反思并采取补救措施,并在北京奥运会前提出了“派一支干净的队伍去北京”的参赛口号。

  美国奥委会首席信息官赛贝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保持队伍的“干净”,是美国奥运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要目标,其次才是成绩。他说:“如果做不到第一点,即便成绩再好,也将使整个代表团蒙羞。”

  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执行者是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该机构发言人汉南女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反兴奋剂机构着重于检测、教育和研发这三个方面,而“信任工程”集中反映了这“三把火”的威力。

  第一把火是检测。参加“信任工程”项目的12名精英选手自愿接受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无限次高频率检测,包括事先不通知的突击药检。对于其他选手,反兴奋剂机构也加强了检测力度。汉南说,从一年前开始,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就针对所有有望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高水平运动员建立数据库,对他们进行抽查。对于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所有选手,则确保在奥运会前120天内,每人至少接受一次检查。

  第二把火是科研。近年来,新的兴奋剂不断出现,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为此,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每年投入200万美元用于科研。在奥运备战期间,该机构采用了新的药检方法。以参加“信任工程”的选手为例,他们除接受通常的合成类固醇、掩蔽剂、刺激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检测外,还接受人体生长激素血液检测。有关方面还把他们的尿液和血液样本保存起来,以便将来反兴奋剂技术提高时复查。

  第三把火是教育。参加“信任工程”项目的12名选手都是美国各个体育项目的领军人物,他们将对其他运动员起到示范作用。为提高奥运选手的反兴奋剂意识,美国奥委会和反兴奋剂机构召集奥运选手举行过两次专题会议,并多次举行电话和网络会议,提高选手的“干净”意识,普及相关知识。

  美国奥委会运动总监劳什说:“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杜绝使用兴奋剂的现象。我们对此很有信心。”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