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举重女裁判:深感责任重 有爱好就会去死追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03:02   广州日报大洋网
奥运举重女裁判:深感责任重 有爱好就会去死追

  离奥运开幕还有4天,陈苏媚抵达北京,匆匆的一路,却让陈苏媚深深感受到北京的变化,“真的好看多了!”

  而在赛前短短的4天中,陈苏媚努力地将生物钟调整至与赛事安排吻合,她积极进行赛事模拟、适应赛区。

  这位在举重裁判路上“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的女裁判员,她会成功,是因为她有一股韧劲,她说:“人要是有了点爱好,就会去死追。”

  文/记者 倪少娥

  (图片由陈苏媚本人提供)

  8月4日下午1时许,陈苏媚从广州坐飞机抵达北京机场,首先进入她的视线的是活跃在机场内的奥运志愿者。陈苏媚说,志愿者们很投入,很热情。

  “从机场到宾馆,一路看到北京变化好大!”从1月到京参加执法“好运北京”奥运举重测试赛至今,仅短短半年间,却让陈苏媚深切感受到北京的变化,她告诉记者,从机场到赛场设置了奥运专用车道,同时北京已经开始限车单双日上路,从机场到住处一路上基本没有看到堵车,交通非常顺畅。

  开幕前进行赛事模拟

  陈苏媚并不住在奥运村,而是住在举重赛区附近的大唐科苑宾馆。“北京奥运气氛很浓,从机场到住所的安检得很严格。”陈苏媚说,从机场出来,到入住,每件行李都要过安检,到宾馆领取房卡后,便凭各有效证件去报到,并且还要确认与激活技术官员卡。

  陈苏媚到达北京时离奥运开幕只有4天了,在这短短的4天中,陈苏媚至少要在赛区进行1~2次赛事模拟,同时还得反复适应赛区,“我们准备充分,为运动员提供的裁判服务才会有保障。”陈苏媚很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

  最大的希望:工作顺利

  当记者问及到了北京奥运现场感受到的最大希望时,陈苏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工作顺利”。“我希望能够为运动员创造一个很好的比赛环境。” 陈苏媚再次强调她在裁判服务方面的责任。

  陈苏媚介绍说,本次奥运裁判还有一点与以往不同,那就是从到京报到当天起,就要在每天下午5时30分前提交一份当天的工作总结,而以往的裁判赛事都是比赛结束后做一个汇总总结。“刚刚和你说的,恰好就是我今天总结的一部分。”陈苏媚告诉记者说,这样对第二天工作的安排,同时也有一种加强提醒的作用。

  爱好体育

  “我就拼命去追”

  陈苏媚告诉记者,举重赛事安排在9日~19日,上午赛事10时开始,8时运动员就需要开始称体重,准备比赛。

  “每天6时30分就要起床。”8月的北京天亮得比东莞早,陈苏媚从抵京的第一天就开始调整生物钟,“要适应夏令时间,也要适应赛事安排的时间。”陈苏媚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要保障赛事的每个环节都顺畅,才能让运动员更好发挥水平。

  有备无患:

  防上火 随行带两大包夏桑菊

  “北京的伙食味道重,煎炸食物多,有点不太适应。”陈苏媚说,现在还是盛夏,北京又没有凉茶,为了预防上火,她专门带了两大包夏桑菊,“有备无患嘛。”

  陈苏媚说此行北京准备很充分,“带了很多生活用品,甚至把电吹风机也带上了。”陈苏媚抵达大唐科苑,那是一家二星级的宾馆,“居住环境还不错,就是没有电吹风。”陈苏媚为自己的充分准备感到很满意,她将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好。

  场外之音:

  每次外出都宣传石龙

  作为一名执法奥运的技术官员,除了肩负着公正裁判的职责外,陈苏媚还觉得自己也担负着树立民族形象、宣传家乡文化的职责。她说:“作为东道主,中国裁判还有必要向各国裁判员和运动员介绍驻地、赛事组织情况,更要向他们介绍北京、介绍中国。”

  而作为东莞人,陈苏媚也把每次外出都当成宣传东莞文化的好机会。让陈苏媚骄傲的是,石龙在国际举重界都享有很大的名气。在去年“好运北京”期间,“我一说自己是石龙的,大家就知道我是中国、广东、东莞的石龙。”在这一点上,“作为石龙人,我是很骄傲的。”陈苏媚兴奋地说。

  自信:

  裁判路上“每一步都走在前面”

  1987年6月20日,陈苏媚被国家体委批准为国家级举重裁判员,她是我国第一个获国家级称号的女举重裁判员。1994年,陈苏媚又获得了国际一级裁判员称号,并参加了199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1998年泰国亚运会的裁判工作,自第六届全运会起连续五届任全运会女举重裁判。陈苏媚回忆说:“六运会上,全国就只有我一个女裁判。”尽管参加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让陈苏媚最期待的还是参加奥运会。“参加了奥运会,经历就非常圆满了。”陈苏媚说。如今,她终于可以很自豪地说,在裁判这条道上,“我每一步都走在前面。”

  “其实这是只一种爱好。”陈苏媚说,她还在做运动员时,因为天天要训练,杠铃就在脖子处压出了一道很粗的红印,探班的妈妈很是心疼,就劝陈苏媚说:“家里又不是没有东西吃,你天天拿杠铃压来压去,何苦呢?”陈苏媚则很轻松地回答妈妈说:“我都习惯了。”

  陈苏媚笑着向记者解释:“人要是有了点爱好,就会去死追。”

  个人档案

  陈苏媚,1987年获得国家级裁判称号,成为我国第一位国家级女举重裁判。1994年获得国际一级裁判员称号,曾参加199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1998年泰国亚运会的裁判工作。

  自第六届全运会起连续五届任全运会女举重裁判,1998~2002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1997年,陈苏媚受到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接见。本届奥运会将执法举重比赛。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