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新社:中国人文思维从答辩走向对话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17: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八月八日电 题:中国人文思维从答辩走向对话

  中新社评论员 陈建

  八月八日,或许是北京奥运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艺术生涯里最感叹的一天。

  二十年前,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走向世界影坛的导演,他凭借真实反映中国人文的传统题材蜚声国际,在中国却被抨击为“出售中国丑陋而取悦洋人”。

  今天,同样是真实反映中国人文的题材,不乏原始和草根,却让他的开幕式彩排获得“目瞪口呆”的如潮好评。

  二十年前,中国人文思维强调的是尊严,真实有时也要为尊严让路;今天,人们更珍惜文明,不断地文明进步才能获得尊严。

  无独有偶。奥运前夕,当中国迅速向世界公布汶川地震灾情、安保反恐对策、东突恐怖袭击事件、与达赖私人代表会晤、北京环保动态、开设三个示威区等等世界瞩目的消息的时候,当胡锦涛面向传媒坦言对乒乓球的热爱、习近平一时技痒拔腿踢球、温家宝显露“三步上篮”技艺的时候,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领导人的率真性格,以及中国的政策正在走向透明。

  北京奥运会,中国举国上下,希望用真实真诚和不断的文明进步融入世界。

  这一刻,对于中国体育而言,等待了一百年;对于中国人文价值观而言,等待了五千年。

  中国五千年文明,与世界同异并存。西方确立原罪说和性恶论的时候,中国的儒家创立了性善论;地中海的商业文明蓬勃发展,中国正奉行重农抑商;欧洲的封建制催生自由贸易,中国的中央集权正在登峰造极;世界经济列强走向海洋雄霸全球,中国正满足于天朝大国闭关自守;中国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了解,恰恰起源于船坚炮利和掠夺成性;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初定之际,中国的经济奇迹又意外地牵动了整个格局。

  五千年来,中国与世界交织着和谐与不和谐,近代以来时有冲突,以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三十年,获得全球公认并进入对话层面之后,中国的人文思维在世界还停留在答辩阶段。中国随时要答辩来自世界的不解和抨击。

  北京奥运会,无疑成为中国人文价值观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国力求用文明的进步告别答辩走向对话,因为对话的前提是文明。

  北京奥运会,并未给中国带来足够巨大的商机,却给中国带来了国际奥委会二百零五个成员的历史性团聚,带来了超过八十个国家政要的奥运史上空前盛会,但更带来了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北京奥运会,似乎暗示中国:返璞归真的人文思维比GDP的增幅更具价值,走向文明、走向对话的民族,才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

  北京奥运会,似乎提醒世界:中国正因世界而改变,世界也将因中国而改变。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