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助威团”出发前合影 摄影 陈焕联
![]() |
□晚报特派记者 许沁 北京报道
每天存2元,坚持5年,手拉手一起去北京看奥运!去年11月17日,本报率先报道的《癌症病人走过艰辛抗癌路 一心想圆“奥运梦”》今天终于圆梦。今晚,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组成的 “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助威团”198位癌症患者将乘坐上海至北京Z14次火车,见证这场“生命的奥运”。在这漫长艰难的五年征途中,有的病友在梦想鼓舞下创造了生命奇迹,也有不少病友病情恶化,不能起床,甚至离开这个世界……198位癌症患者代表着更多的生命心愿的爱心接力,去实现这一五年的“奥运之约”。全程陪同的还有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的爱心志愿者团队。
坐在轮椅上丈夫推妻看奥运
在 “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助威团”中,病情最严重的是肺癌患者邱海娣。因为声带受疾病影响,她不仅声音嘶哑,而且气喘得厉害。由于肿瘤转移复发,她一度感到没希望了,后来儿子一直鼓励她,不要放弃,老妈最坚强。 “我要看到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怎样拼搏,他们受了伤,还继续锻炼,还拿金牌。我也照样要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创造生命的奇迹!”尽管病重,但邱海娣一心坚持要去北京看奥运。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终于穿上了奥运助威团的团服。
为了今天能和队友们一起去北京圆梦,丈夫特地买来一个轮椅,打算推着她去北京看奥运。7月底,邱海娣和丈夫还特地回了金华艾克医院,配足了两个旅行袋的中药,准备了一只氧气瓶,以备路途中随时需要吸氧。“我现在快成 ‘大熊猫’了,变成重点保护对象了!”邱海娣开玩笑地说。为了保存体力,最近她还坚持每天早上在阳台上打太极拳,以加强身体素质,养精蓄锐。
带着儿子照片去北京圆梦
在198位助威团成员中,赵翠芳是惟一一位同行的已经去世的癌症患者家属。 “我是代我儿子肖鲲去北京看奥运的,代他实现未能完成的心愿!”已故的脑瘤患儿肖鲲妈妈赵翠芳说。6年前,突如其来的脑瘤令活泼的肖鲲坠入黑暗, “相约看奥运”的行动让他眼前一亮。肖鲲悄悄找来一只空饼干箱,每天往里面存2元钱,还拿日记本记下每一笔“存款”。他太想去北京看奥运了,可无情的病魔让他仅仅坚持了100天。赵翠芳至今还记得儿子最后的话: “妈妈,看来我活不到那一天了,把我存下的钱捐给病友作路费吧,让他们继续下去……”当时,肖鲲只存到198元,赵翠芳为他补上了最后一天的2元钱。
如果肖鲲还在,今年7月18日正好是他22岁生日。临行前的那天,赵翠芳上了次坟。在儿子坟前,她告诉儿子: “妈妈将代你去北京看奥运圆梦了!”赵翠芳还特别在行李里放进一本肖鲲的相册,等到了北京奥运赛场上,也让儿子能 “目睹”完成心愿的过程。
助威团里依然有你们两位!
“离去,并不等于梦想的破灭!”率领着198位 “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助威团”成员的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并没有忘记梦开始的地方。他珍藏着一张张离世癌症患者的照片,他告诉记者: “相约看奥运的队伍中依然有他们!”
就在7月26日,距奥运会开幕还有13天时,青浦乳腺癌患者潘健桦不幸倒下了。与她结对2个月的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志愿者张静娴回忆说: “在和潘老相处的最后日子里,我们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坚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 ‘长度’,而在于 ‘宽度’!”早在2002年,潘健桦就已被确诊为癌症。当时医生说,她最多只有3个月的生存期了。2003年,潘健桦和丈夫一起报名参加 “相约2008年北京奥运助威团”,在两个储蓄罐里每天放进4元钱,用坚强的毅力,坚守去北京看奥运 “一个也不能少”的信念。5年来,她出现过肾转移、肺转移和骨转移,用她的话来说: “四肢、大脑、肾脏,凡是能长肿瘤的地方都长了……”,是 “圆2008年奥运梦”的心愿,使她足足多活了5年。
在日前由俱乐部成员和上海移动志愿者为潘健桦举行的追思会上,198位助威团成员在用蜡烛点燃的心形中,每人为她献上一朵鲜花……袁正平会长决定:“在200名助威团成员中,我们将特别空缺2个名额,不再增加替补!因为在助威团里,依然有你们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