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会是竞技场,也是运动员们的聚会地,在这里,老将再试宝刀,新锐欲展锋芒。对于那些昔日的奥运冠军来说,这次来到北京, 他们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那么,三个不同时代、同一项目的奥运会冠军聚在一起会是一种什么情景?昨日,在北京射击场记者就亲眼目睹了这一幕。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双向飞碟冠军张山、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双向飞碟冠军恩尼奥·法尔科、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双向飞碟冠军安德烈亚 ·贝内利,三位冠军久别重逢,聚首北京,共叙友情,成为北京奥运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山:最早的冠军最小
尽管没有参加本届奥运会,但张山早已被国内媒体誉为“老枪”。“老枪”在这三位冠军中,是最年轻的, 也是最早成为奥运冠军的。
1992年7月28日,张山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巾帼不让须眉,力克群雄,以223中的成绩夺得男女混合项目、双向飞碟射击比赛的金牌。混合项目飞碟射击自1900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欧美男选手垄断了双向和多向全部比赛的奖牌。张山夺冠让男子汉俯首称臣,谱写了奥运会射击史上的新篇章。至今,银、铜牌得主共同抱起张山的镜头仍让人津津乐道。也正是从那时起,张山的芳名传遍世界。
“虽然1992年之后有一段时间取消了女子双向项目,但随着重新恢复,我很快回到赛场之上。从那以后, 我们便在世界大赛中频频相遇,现在早已是好朋友了。”张山说:“不过这次在北京相聚,不同的是我成了旁者,而他们两个还在赛场上拼搏。”
贝内利:最新的冠军已是外公
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双向飞碟的参加选手名单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来自意大利的卫冕者贝内利。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他一举成名,取得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奥运冠军。对于今年已48岁的枪手而言,从17岁开始训练射击,到奥运夺金,整整用了27年的时间,在他们三人中应该算是大器晚成的枪手了。
“真高兴在北京见到张山,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孩子。”尽管只比张山大8岁,但在贝内利眼中,张山好象永远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其实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也参加了,但发挥得不好,未能站上领奖台,也失去了抱一抱张山的机会。 ”
实际上,贝内利应该称得上本届奥运会真正的一杆老枪。从1988年汉城到2008年北京,他已经是“六朝”元老了。回忆起雅典的那幕,他激动地说:“虽然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我至少赢得了一次世界上最伟大比赛的胜利,那种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在雅典夺冠后,贝内利曾说:“我想我可以就此告别了,2008年我将48岁,到那时成为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外公的想法比较实际。” 现在,48岁的老枪已经当上外公,但对射击的执着使他再次走上奥运赛场。“奥运的体验让人激动,我想把奥运梦带到2008年,创造属于我的奥运奇迹。” 贝内利对记者说。
法尔科:个子最小的是纪录保持者
在昨日进行的男子多双向的决赛中,意大利选手达尼埃洛获得了一枚银牌。但在现场欢呼胜利的意大利人的激动场面,远远超过了夺得金牌的美国人。在这群近似疯狂的欢庆人群中,一位小个子流着泪把一面意大利国旗披到了他们的英雄身上。这个小个子就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双向金牌得主、世界纪录保持者法尔科。
在三位冠军中,法尔科与张山同年,1米66的身高让人看上去 好象比张山还要矮一截。“和张山一起照相,我都要垫起脚尖,免得让人看了太矮了。”法尔科笑着说: “张山是好样的,虽然她未能参加北京奥运会,但我们都鼓励她,相信她不会放弃。”
法尔科是男子双向飞碟的一流高手,至今,他仍是150中(全中)的双向飞碟预赛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然而,在雅典奥运会上,他仅仅排在第21位。
法尔科表示:“这两年意大利选手在大赛中的成绩不好,我们都憋了一口气。达尼埃洛虽然只是拿了银牌 ,但还是算开了个好头,我们一定要把一枚奥运金牌带回去。”
明日,法尔科和贝内利将在男子双向飞碟比赛中披挂上阵,中国枪手曲日东和金迪将向两位老奥运冠军发起挑战。对于已成为旁观者的张山来说,该为谁加油呢? “我希望他们都能打出好成绩,但金牌还是应该中国队拿。”张山说。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孟武斌 摄影 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