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志愿者,一身蓝白相间的志愿者服装外面套着一件反光背心,在烈日下指挥着车辆……他普通,因为他只是百万奥运会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他不平凡,因为他就是曾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徐本禹。这一次,徐本禹又行动起来,用自己的热情来“感动奥运”。
为服务奥运感到自豪
徐本禹的工作牌上,写着他的身份:交通管理助理。进入国家体育馆的必经之路的路口,就是徐本禹的工作岗位。8月14日记者看到,每当一辆车减速停靠在安检口旁,徐本禹就要立刻上前询问。来回走动,一遍遍重复同样的问题,不厌其烦地向司机解释原因并指明方向。“这很正常”,徐本禹不以为烦,“要说到累和苦,在贵州比这儿苦,非洲也是如此。”
不一会儿,徐本禹的志愿者服装就已湿透。形形色色的车辆驶过,徐本禹总是保持着微笑,认真查验。“别看我们这个岗位不是直接跟运动员接触,但这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爱心、热情。”
虽然与奥运赛场几乎“零距离”,但徐本禹几乎没有机会走到场内观看比赛,他说:“不能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可以通过晚上看电视来弥补。能够参与到北京奥运会的服务中就是值得的,我感到很光荣和自豪。”
只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每天只要穿上那件交通指挥时用的安全背心,徐本禹就会很兴奋,全然忘记窗外的高温与刺眼的阳光。“只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上岗第一天,徐本禹就遇到了点棘手事。由于刚到没几天,对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不熟悉,碰到有人问路,徐本禹有点应付不过来。于是他就对照着服务手册中的彩色地图,围着数字大厦和主新闻中心来回转悠,直到将周边环境熟悉为止。其实他一直都在做,而且做得很好。
“你知道吗,杨威夺得了男团和个人全能两项冠军。”徐本禹兴奋地说。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杨威这么关注时,他笑着说:“那是我‘八哥’”。
原来,徐本禹与杨威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徐本禹告诉记者,2007年他和杨威一起被评为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几次活动下来,他们就非常熟悉了。十个杰出青年按年龄大小进行排位,徐本禹是老九,而杨威则被称为“八哥”。
就在今年6月,徐本禹还和杨威一起参加了一项爱心救助活动。当时,重庆一位大伯眼部患病而无钱医治。“十杰青年”获悉后,发起一个捐助活动,徐本禹捐了1000元。“正在备战中的杨威得知此事后,马上让我们把账号告诉他,没几天他就汇去2000元。”徐本禹深深为杨威的爱心所感动。
不过这次捐助活动之后,徐本禹再也没有联系过杨威。“我们都知道,杨威正进入奥运备战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他专心训练,我们就不打扰了。”
令徐本禹有些遗憾的是,虽说他服务的场所正是体操比赛的场馆——国家体育馆,但因为是在外围,他无法亲临现场,为“八哥”杨威加油。“我知道,拿男团和个人全能两枚金牌也是他的最大愿望,我衷心地祝福他。”徐本禹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