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奥运村里,起个中国名字、吃顿美味的烤鸭,成为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追求的时尚。昨天,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分别到奥运主新闻中心和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介绍了奥运村运行情况,悉数奥运村运行中创下的四项历史之最。
烤鸭每天供应达600只
奥运村所创造的第一最是,运动员餐厅单日就餐人数创历届奥运会之最。据统计,8月8日开幕式当天10点至19点,到运动员主餐厅就餐的人数达18634人次,远远超过悉尼奥运会的9876人次和雅典奥运会的10515人次。截至8月14日,入住奥运村的各国家、地区运动员和官员到主餐厅用餐人数累计达273627人次,创历史之最。
“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充分享受中国美食,我们决定把每日提供给运动员品尝的300只北京烤鸭追加到600只,运动员非常喜欢吃烤鸭。”邓亚萍说。
转身就能碰到总统
第二最,北京奥运村接待各国政要和国际贵宾人数创历届奥运会之最。本届奥运会贵宾来访奥运村数量超出预期,突出特点是人数多、级别高,而且十分集中,有人比喻“在奥运村转身就能碰到总统”。
历史上最绿色的奥运村
第三最,北京奥运村在历届奥运村中最“绿色”。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先生为奥运村颁发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奖,并称赞北京奥运村的设计不仅环保,而且是中国节能的典范。
实现欢迎仪式“零失误”
第四最,北京奥运村欢迎仪式最精彩。截至8月9日20点15分,随着尼加拉瓜代表团参加入村欢迎仪式并正式进驻奥运村,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村入村欢迎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13天时间内,共为20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举行了62场次的入村欢迎仪式。全部入村欢迎仪式组织有序,而且全部旗帜和歌曲操作准确无误。
350名选手有了中国名
邓亚萍说,在奥运村的中文学习区,中文起名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目前已有350名外国运动员在这里起了自己的中国名字作为留念。
竞报记者 崔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