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专电 在奥运村里有一个区区50平方米的小屋常常人满为患,这里就是外国运动员最爱光顾的中文学习区。“明天见”、“别客气”、“我爱你”,运动员喜欢来这里学习一些简单的中文口语。
当然,这里最受欢迎的项目还是取中文名。“目前已经有350多名运动员在这里起了自己的中文名字作为留念,有些选手还特别喜欢用毛笔将名字写在自己的手上。”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欣喜地告诉记者,外国健儿对中文名字的品位也不一样,有些喜欢直白喜庆的,比如什么“赵夺金”“李幸福”;有些则偏爱含蓄风雅的,于是工作人员就会想出“文墨”、“明琨”等让他们选择。有些运动员不仅给自己取好中文名,还会给家人取上几个,作为礼物带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