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晚报:奥运之约终于等到你来了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8日06:5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一万个人眼中,奥运就有一万种意义。平日里就在体坛叱诧风云的名将,金牌是他们参加奥运的唯一目标,对他们来说,四年一届的奥运是展示自己强大的舞台。而对于那些成绩平平,但却克服重重阻碍的运动员来说,参与就是胜利。

  奥运重在参与决不是一句空话,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那些摘金夺银的天之骄子,我们也绝不会淡忘那些敢于挑战自己的勇士。在马拉松比赛中一直到闭幕式即将开始才跑到终点的瓦希奇;在泳池里冒着被淹死的危险游完全程的莫桑巴尼;5次参加奥运会,在自行车比赛中被称为老爷爷辛卡佩……

  面孔一:达娜·侯赛因

  国籍:伊拉克 参赛项目:女子100米赛跑

  越过硝烟跑进“奥运”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生命变得异常廉价,训练中的达娜·侯赛因却冒着生命危险在跑道上一次次来回冲刺。没有人会去计较她的成绩,当达娜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她已经注定成为英雄。

  在巴格达大学田径场上,达娜曾经险些被狙击手击中;在到北京之前,她还成为了汽车炸弹袭击的目标。这种情况下,达娜却从来没有放弃参加北京奥运的努力。

  幸运的是北京最终还是等到了这位女英雄,在女子100米预赛中,仅仅排名小组第6的达娜却得到了冠军级别的欢呼。用平静的语气,达娜述说着自己足以感动世界的坚强:“我们活了下来。经受了那么多考验,我们应该更充满希望地活着。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困难,但我从没想要放弃,我是伊拉克人,我永远不会离开祖国。我们有权追求更有意义的活法。”

  和达娜一起到北京的两位伊拉克男子划艇运动员也为自己的同胞感动了,在结束自己的比赛后,他们放弃了向往已久的“福娃”,而是决定凑钱给达娜买一双新鞋。

  面孔二:娜塔莉娅·帕蒂卡

  国籍:波兰 参赛项目:女子乒乓球

  从残奥会拼进奥运会

  在乒乓球女子项目中,中国姑娘向来都是焦点,但这一次在北京,一位叫娜塔莉娅·帕蒂卡的波兰姑娘却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乒乓球运动员。原因很简单,她用一支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在波兰,没有人不认识娜塔莉娅,天生右前臂残疾的她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这位年仅19岁的独臂姑娘,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年初,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这位乐观的波兰女孩说,“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公不公平,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弱点,发挥我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和其他人是一样的。”

  面孔三:穆奇亚娜·罗比娜

  国籍:阿富汗 参赛项目:女子100米赛跑

  裹着头巾的跑道风景线

  昨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女子百米预赛,阿富汗女选手穆奇亚娜·罗比娜所跑出的14秒80成绩,成为首轮参赛者中的垫底人物。穆奇亚娜却没有丝毫不快,擦去汗水,她微笑着表示,能踏上北京奥运会的赛道,对自己而言,已是种成功。

  这并不是穆奇亚娜的第一届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穆奇亚娜和17岁的柔道选手弗里巴·拉萨耶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批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在那个时候,她对采访她的记者是这样说的:“我希望我能为阿富汗妇女开辟一条路。”实际上,穆奇亚娜已经很久没有正式训练了,因为直到两周前,穆奇亚娜才接到阿富汗奥委会的通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这位私人银行的职员才恢复训练。

  事实上,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阿富汗女运动员来说,穆奇亚娜曾经受到过各种来自反对方的困扰。不过,这位来自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年轻女子仍然对“安全”充满了自信。和四年前一样,她坚信,“奥林匹克将带给我平安、幸福与快乐。”

  记者 钟宁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