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安学、宋金峪
昨天清晨6时许,从北京石景山区的鲁谷路出发,广州美术学院的苏坚老师带着4位农民工,赶往“鸟巢”看田径比赛。苏老师很高兴,一年前,他筹划让自己笔下的主角到奥运场馆观看比赛,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门票还不错,还能看刘翔的英姿。”
神秘买家买走画作
去年8月,苏坚经过多方联系,最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找到5名工人,以他们为原型,创作出油画《他们》。目的就是要反映奥运建筑工人的真实生活。
苏坚的油画很有特色:在奥运施工现场找来编织袋,粘在画纸上,然后在编织袋上创作。“画完,我突然有种冲动———这些农民工建设了奥运场馆,但没机会去这些场馆看比赛,我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苏坚最终选择卖掉自己的画作《他们》,为5名建筑工人购买“鸟巢”的门票。
在北京798艺术区,苏坚将《他们》标价3万元出售。去年11月,神秘买家加价2008元,将《他们》买走。“说实话,我至今不知道买家是谁,他加价2008元,估计也知道我的想法,也是冲着这画的奥运概念来的。”
让农民工享受现代生活
钱有了,苏坚立即联系买票。一个朋友告诉他,有保险公司搞活动,一人买346元一年的意外伤害保险,可获得一张奥运门票。他立即通过朋友买下5张门票,后来,其中一名农民工因私事放弃了到北京观看奥运比赛。
8月16日,4名农民工相继抵达北京。苏坚将行程安排得很满:17日,参观长城,晚上到全聚德吃烤鸭;18日上午到鸟巢看田径比赛,下午到森林公园参观;19日上午到中国美术馆参观蔡国强(奥运会开幕式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的展览,下午参观故宫;最后是谈心得体会。
“他们的变化让我惊讶!”苏坚说。一年前,这些农民工很腼腆,不爱说话,不善交际,面对陌生人很自卑。17日他们到长城参观,见到美女都不敢看。“我教了几句英语,比如‘Take photo’、‘excuse me’,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慢慢地也学会找外国人合影,最后越来越大胆了,与外国人照了很多照片。”
苏坚给4人各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打开他们的相机,记者果然看到那些合影。农民工王社起说,他从来没有与外国人合过影,“8月14日还在河北老家种地,现在就与外国人在长城合影,简直像做梦!”
苏坚说,让这4名农民工享受现代生活,树立自信和自尊心,是他的主要目的。
离开北京仍想念鸟巢
苏坚为这些农民工画画时,他们都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事砌砖、保安等工作,他们来自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在奥运工地工作时间都超过半年。
贠房只,河南安阳人。去年4月到11月在森林公园做砌砖等工作。回家后,他说自己在奥运场馆工作过,村上人很羡慕,“一个月前接到苏老师电话,说能来北京看比赛,村上的人都不相信。”在北京打工两三年,贠房只没去过长城。
王社起来自河北邢台,能到北京参观,激动得他提前从老家出发赶到北京,在车站等了7个小时。
于庆祝是工地保安,去年9月被调到大连,“我是看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天天变化的啊,到大连后很想念这个地方,想念鸟巢变成什么样子了。”得知可以到鸟巢看比赛,儿子也想来,“我没同意,我在这里呆过,这次我要来。”
河北涿州的张艳群是工地材料员,他一直工作到今年6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成,“看着那一个个茶室、中心完工,看着鸟巢逐渐建好、封顶,苏老师给我电话,说能去鸟巢看比赛,我一晚上没睡觉!”
一到北京,他们就住进一位广州好心人提供的房间里。当农民工进京看比赛的消息传出后,北京一家四星级酒店主动联系,将他们请进酒店小住。
苏坚说,这就是爱心的力量。他将花完32008元,再安排4名农民工回家。
特派记者 尹安学 宋金峪摄影报道
(本报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