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借音乐烘托奥运气氛 《海阔天空》送别刘翔(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0日00:37   北京晨报

  揭秘

  建立了每个分项的音乐库

  蒋虎告诉记者,音乐恰到好处响起的背后,是一个拥有7.2万首歌的总音乐库。“两年前,我们的团队就开始筹备音乐系统。”其中不少是“单拎”出来的一句歌词,比如“We are Champion!”就用在夺冠瞬间,增加获胜选手的幸福感。

  从技术层面出发,每个场馆都有各自的建声系统,比如水立方是带水的室内环境,鸟巢则是露天的,山地自行车是高山环境,顺义皮划艇是水上环境,“由此我们建立了每个分项的音乐库,每个比赛项目都有5000至8000首歌。” 除了歌曲外,比赛时的配乐也会“精心搭配”。比如举重,成功和失败都有不同音乐。跳水时,得分9分以上,会放很欢快的音乐;得分低了,就会播放鼓励性的音乐。

  为夺冠热门专门准备乐曲

  关键时刻响起一首贴切的歌,不是音响师拍脑瓜灵光一现,而是早就做好了极其详尽的预案。重点比赛的不同比赛结果、可能夺冠的运动员,早在音乐库里备好了若干预案。

  “刘翔得冠军、刘翔在某阶段失败,我们都准备了若干首相应的歌曲。”蒋虎说。“如果罗伯斯赢了,我们还会放古巴音乐呢。”音乐团队早已“盯”上某些项目可能夺冠的运动员——他们喜欢的音乐、其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都已尽收囊中,只等凯歌高奏时播放出来。“比如,我们知道这名运动员喜欢Rap,那属于他的时刻,我们就会播放Rap音乐。”

  动作失误时音乐要暂停

  国家体育馆体育展示经理周涛介绍说,“按照奥组委的规定,比赛过程中播放的背景音乐不能有歌词,也不能带有宗教色彩。播放的声音不能太大,观众能听到就好,不能影响到运动员。尤其当运动员动作发生失误时,音乐是要暂停的,不去渲染任何气氛,同时也给运动员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重新开始做动作。”体操选手结束动作后落地的一瞬间,DJ都会配合发出“叮!”的一声,寓意该运动员圆满完成了动作,且“掷地有声”。

  “场馆DJ”全是研究生

  每个比赛场馆里都有音响师和音乐编辑,最少有两三名,多的有六七名。500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戏的研究生们担当了“场馆DJ”,他们都经过了近两年的长期训练,拥有体育竞赛、广播艺术两方面的专业知识。据悉,赛场音乐有流行、有古典还有民乐,DJ完全根据赛场的现场气氛选择不同音乐播放——现场太“冷”,要放热腾的歌,现场“过热”,要稍稍降点温。

  蒋虎说,早在整个音乐团队开始工作时,北京奥组委就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一定经费,以保证搜集整理的各方面音乐都是有版权的。

  晨报记者 王海亮 王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