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问题了吗?那我们就结束新闻发布会吧。”主持人孙瑛与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宣布。
这场8月19日12时开始的新闻发布会,12时45分左右就结束了,来的记者也不多,外国记者的提问则大多集中在周日的闭幕式天气会怎么样。
曾几何时,国外媒体炮轰北京空气
直到奥运会开始前一个月,北京的空气质量仍然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7月25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就针对有外国运动员由于担心北京在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不佳,表示要戴口罩甚至戴防毒面具来北京参赛的说法提问杜少中,问他有何理由说服这些运动员放弃戴口罩的想法。
杜少中当时表示,如果一定要戴口罩,那就是给行囊当中多增加了一点分量,“我想它是用不上的”。
从7月25日到28日,杜少中又连续四天接受各路媒体尤其是国外媒体的轮番“轰炸”。他甚至不得不不厌其烦地作出回复,有些回复因为别具一格,甚至还被认为非常精妙而受到了媒体及网友的热捧。
埃塞长跑名将后悔退出北京奥运会
对北京空气质量的疑问甚至一直到奥运会开幕那天都没有结束。面对开幕式现场许多人摇扇不止的情形和朦胧的鸟巢形象,不但国外媒体,就连国内民众也在怀疑: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真的能比好赛吗?
然而,正如杜少中说的,人努力,天帮忙,空气质量还真如他事先反复说明的那样,奇迹般地转好了。
杜少中说的“人努力”,是指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了许多临时减排措施,对许多污染源进行了严格控制,大大减少了因北京周边地区产生污染而造成北京污染的可能。
而杜少中说的“天帮忙”,则是8月10日以来,连续几场大雨洗刷了北京的天空,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还带来了凉爽宜人的天气。
在此期间,许多运动员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空气质量不错。因担心北京空气“引发自己哮喘”的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格布雷西拉西耶日前甚至表示,很后悔退出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出现了8月19日杜少中新闻发布会冷场的现象。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