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杨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饱含了太多人的辛苦,就说每天奔波在场馆间的大巴车,有七辆整洁的汽车来自鞍山龙腾公司,来自鞍山的司机们起早贪黑,保证志愿者们的顺利出行,为北京奥运会做着默默的奉献。
起早贪黑 每天起码跑六个来回
此次服务北京奥运会,鞍山共有7辆大巴车、10位工作人员(包括8名司机、一名领队、一名检查员)来到北京。他们每天需要负责北京大学内驻扎的志愿者到鸟巢之间的往返运送工作。志愿者们分上午班和下午班,可司机们却没有轮休。志愿者们早班5点出发,司机们就得凌晨4点作好一切准备,提前到北大西门等候;志愿者们半夜12点下班,司机们也要工作到起码午夜1点。也就是说,他们每天晚上固定的睡眠,不到4个小时。他们在北大与鸟巢间往返着,从早到晚,起码六个来回。
北京的路非常复杂,鞍山的司机是怎么熟悉路况的呢?司机李占坤告诉记者,他们9日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向导带领下熟悉地形,整整搞了大半天,好在鞍山司机都是有着十年驾龄以上的老司机,技术过硬,第二天就上岗了。服务多日来从没有在路上出过意外,北大到鸟巢这条路,由他们开车,15分钟就可顺利到达。
爱惜志愿者 把自己的饭票省出来
鞍山的10名工作人员住在北大招待所,两个人一个房间,条件不错,他们吃饭都统一在北大畅春园餐厅。他们告诉记者,都是自助餐,用饭票、水票领取,肉、蔬菜、水果一应俱全。领队李占东说,作为司机他们平时负责鞍山到沈阳的大客,早就习惯了奔波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北大的生活完全能够承受,即使睡的少点,但为了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辛苦也觉得很高兴,倒是那些志愿者让他们心疼。李占坤师傅说,“都不到30岁,在家里可能都是孩子呢,现在要很辛苦地工作,每天服务上千人,挺不容易的。尤其那些来自西藏、四川的孩子,有的家里不富裕,有的家还在灾区,可为了奥运都自愿来了,太难得了”。正是因此,司机师傅们常常把手中的饭票水票让给志愿者们,一定要让他们吃好喝好。
还有四天 对奥运有点舍不得
10名工作人员,年纪最大的李占坤48岁了,最小的也过了30岁,对他们来讲,北京的半个月工作很辛苦,可能来北京他们感到格外自豪。领队李占东说:“我们这些司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技术素养、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都很过硬,代表了鞍山司机们的水平,别看挺累的,可大伙平时唠嗑,觉得能干上这活说明咱们受到承认。能为奥运做点事,一辈子恐怕就这一回。现在还有4天就结束了,还真挺舍不得的。”
按照计划,这些鞍山司机本月25日将结束任务返程。这段北京奥运服务的经历肯定让他们终生难忘,就像他们说的,一辈子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