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月心血铸成“记忆之塔” 从苗族踩刀梯获灵感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04:04   东南快报
10月心血铸成“记忆之塔” 从苗族踩刀梯获灵感
记忆之塔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396名“圣火”表演者,攀上“记忆之塔”,在立体表演空间,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的人体行为表现,整个“记忆之塔”幻化成一簇巨大的圣火,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这个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灵魂”作品,是艺术家们和演职人员历经1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铸成的艺术精品。

  从苗族踩刀梯获灵感

  2006年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副总导演章东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2006年11月11日,闭幕式团队刚刚成立,最初的创意中就有这么一个“塔”,这是从苗族的踩刀梯表演中获得的灵感。团队最早的设想是用搭梯子的方式进行,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而放弃。最后,主创人员找到了现在的形式,就是由人去攀登“记忆之塔”。396人徒手攀登,更加直观地体现拼搏精神。2007年全年,团队都在围绕这个创意进行琢磨,力图使之更加浪漫。

  2007年底,在核心创意的实施中,团队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演员们在攀登“记忆之塔”的同时,还要通过搬树枝、垒树枝等方式,把“记忆之塔”垒成“记忆之树”。攀上树的人带着叶子,将“记忆之树”变得郁郁葱葱。

  演员们从塔底爬到塔尖

  12秒

  “记忆之塔”用了一年时间设计制作,花了30吨钢材,塔能够伸缩,由五层升降结构组成,最高可升至23米。最大承载能力为20吨。最底端直径为20米。

  在“记忆之塔”上进行高难度表演,需要胆大心细,更需有表演者有充沛体能和相互间极强配合。承担这一任务的396名表演者全部都是来自部队文艺骨干。

  塔刚搭起时,编导们刚上到第一层,就头晕眼花。但现在,演员们能够自如地在塔上进行各种形体表演。从塔底到塔尖,演员们现在只需要12秒左右。

  360度银幕强化记忆

  16天镜头

  在塔的最顶端,马隆彬、李飞、刘子铭、慕宏伟、于云飞,用独特的舞姿演绎了“圣火”的熊熊火焰。

  “为了使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我们自己加压,训练的强度很大,每次休息时,浑身痛得上不了床,只好往地板上一躺,不一会就睡着了。”队员张雷回忆说。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通过数码投影技术将图像投射到“鸟巢”的碗边上。这些图像撷取了奥运会16天的珍贵镜头,通过360度银幕强化了人们的记忆。人们记住了夺冠的精彩瞬间,记住了场上场下的许多美好时光。

  新华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