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51金,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个中国体育全面爆发的时刻。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政府就向世界承诺,要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并提出要在办赛和参赛两方面都要取得成功,既要搭好台,也要唱好戏。七年中,中国有条不紊地筹办着,竭尽全力地备战着,如今北京奥运的大幕已徐徐落下,在筹办和组织方面,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世界的高度评价。在竞赛成绩方面,我们取得了51块金牌这个空前的辉煌成绩,一举跃居金牌榜第一的位置,而且获得奖牌的项目数量比雅典奥运会有新的突破,由18个大项55个小项,扩大到20大项107个小项,13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金牌。通过体育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而这七年,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全面开花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历史时期。
七年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努力了,我们做到了。
战略部署 “奥运争光计划”展望十年
七年前,在申办成功的时候,中国政府和中国体育人就意识到,2008年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是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当时就提出了“重点布局,全面参与”的计划。国家体育总局也在第一时间制定了《2001年———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对未来十年中国竞技体育的奥运参赛计划作出了科学分析、深刻研究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继续高举举国体制的大旗,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中国竞技体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28金排名第三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此后的几年里,包括雅典奥运会和现在的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工作的开展都在这个纲领性文件指导下进行。
2002年8月,申奥成功后的第一个年头,中央下发了8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要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为目标,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提高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当年8月,由国务院出面组织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当时的国家计委、教育部、科技部和全国妇联四部委领导联合首次出席了这次会议,从政策、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讲话并阐述对未来体育持续协调发展所提供的保证。
2003年初,再次以落实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工作为主题,在武汉召开了全国竞技体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是中国竞技体体育全面备战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一次动员大会。会议推出了《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2008年奥运会竞赛组织行动计划》,《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项目实施方案》以及《2004年、2008年奥运会调研情况报告》等一系列文件。并第一次明确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要继续保持在金牌榜上第一集团的领先地位,2008年奥运会要全面参赛,扩大优势,坚持奥运战略,发展奥运战略,争取更多选手在更多项目上出现在决赛中,力争好成绩。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32金超越俄罗斯,跃居第二,是“奥运争光计划”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和迈出的坚实第一步。此后中国最高体育管理机构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人事更换,在体育界工作了47年的袁伟民带着无数光环告退,刘鹏接任局长。但是奥运争光计划的进一步推进并没有因此而停滞。2005年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局长对雅典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08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雅典奥运会的成绩说明,中国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舞台上一支非常强劲、耀眼夺目的重要力量,但在雅典奥运所设的301个小项中,中国只参加了203个,近100个小项不具备参赛资格和能力,离北京奥运会全面参赛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一轮的备战周期中,如果不能做到扎实、细致,不能做到科学训练、创新训练,不能做到扩大优势、全面突破,要实现北京奥运会全面参赛的目标和全面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任务将非常艰难。
在此后每年的奥运备战工作会议和冬训动员大会上,总局都会从战略的高度,要求个项目中心充分认识形势,居安思危,做好备战,从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后勤保证等诸多方面,全面、细致、扎实、深入地做好08奥运的备战工作。
人才储备 梯队建设伸向伦敦
在08奥运争光计划整体思路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在各项目的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上,全面围绕08奥运开展。
首先体现在对参加亚运会整体思路的调整。以前参加亚运会,本着确保金牌总数亚洲第一的地位,尽遣精英,尽管一些优势明显的项目,也不会有所保留。但这一做法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开始改变,把为08锻炼队伍和提高金牌含金量最为重要目标,以轻松心态派出年轻队员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3岁,创历史新低,在686名运动员中,只有201人参加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比赛,近80%的人没有国际大赛的经验;到2006年多哈亚运会,由于距离北京奥运会时间较近,人员组成较上届稍作调整,对于一些竞争激烈,在亚洲属于世界水平的项目,尽量以08奥运的队伍参赛,没有国际大赛经验的运动员的比例降低到63.8%。为08锻炼队伍的目的非常明确。
而各项目,尤其是一些优势项目,从2001年开始就在人才储备上很下工夫。比如乒乓球选手郭跃就是在08人才培养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实力派选手,2003年刚刚15岁的郭跃,因为其打法的男子化特征,就被纳入到了08人才库做重点培养,5年来几乎参加了所有能参加的国际大赛,逐步成为了中国女乒的三号人物,并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和张怡宁、王楠一起夺得了第一块乒乓球团体金牌,个人获得了女单第三名。可以想像,四年后的伦敦,郭跃将挑起中国女乒的大梁。体操每年都有一次面向全国的大集训,2001年在奥运会、全运会之后,国家队的一批主力陆续退役,其中以女队突出。女队的选材主要着眼2004年奥运会队伍的建设,女选手受年龄限制周转迅速的难题,在男选手身上并不明显,因而,男队的选材集中为2008年奥运会做储备。而这次体操男团复兴的重要成员邹凯、陈一冰、肖钦等,都是在每年一次的全国大集训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不但成为08的生力军,也必定是2012的中坚力量。举重队同样如此,在每个项目上都做到有2到3名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队员储备,像女子48公斤级,就有本次奥运冠军陈燮霞和王明娟、杨炼3名队员竞争,且全部具有夺牌的实力;男队总教练陈文斌在雅典奥运之前就曾说过:“对于08我们心里有底,尽管只能派10名队员参赛,但我们已经有了15队员的储备,我们可以优中选优。”
其实像这样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例子还有很多,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尽管本次成绩不如雅典,但在2002年底到03年初,就制定了人才“攀登计划”,类似这样的计划,在每个项目上都有不同的体现方式。人才使我们的优势项目得以保持,人才使我们的优势项目和其他很多项目得以全面爆发。
科研攻关 精准尖端击破蝉联魔咒
现代奥林匹克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同样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和奥运的不断发展,在体育器材、比赛器械、运动员装备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身体、训练、比赛的微观数据的分析,对对手技术动作研究等等,成为了备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而在科技帮助夺金的进程中,蝉联两届奥运冠军的男子皮艇500米双人赛的孟关良和杨文军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2003年之前,两人分别是单人划的国内顶尖高手,但在国际大赛上却没有任何突出成绩。在雅典之前中国皮划艇队请来了波兰的金牌教练马克,他看重两个人身上所具备的潜力,这种潜力正是科研小组对两个人的肌肉和力量分析得出的结论。8个月后他们在雅典就创造了奇迹实现了中国在水上项目的历史突破。此后两个人各奔东西,孟关良退役,杨文军再回到单人划,但两个被科学证明了必须在一起的人,在那段时间里骤然迷失了方向,就在去年在各方努力下再次走到一起,成就了在北京的卫冕梦。马克此前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条艇能够在奥运会上蝉联,希望你们两个能。”而他们也真的打破了这个“蝉联魔咒”。
心理辅导也是奥运备战科研公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中,心理和实力同样重要,有再强大的实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称雄赛场,所以中国的每支运动员都非常重视心理训练。以射击队为例:刘淑慧,首度体育大学运动心理系教授,中国射击队特聘专门心理老师,多年来一直为射击队服务。从奥运会集训最开始入围的50余人开始,一直到最后圈定的16名参赛队员名单,以刘淑慧为首的心理辅导团队,为他们每人都建有心理档案,除了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外,运动员定期交上来的训练计划,是刘淑慧“读心”的重要渠道。她说,奥运会前16个人交上的最后一份训练计划,她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去年8月份在备战奥运的关键时刻,这次的冠军庞伟找到刘老师说自己很烦,经过刘老师细致入微的辅导,逐渐有了好转,在8月8日开幕前进驻奥运村时,庞伟在一张纸上给自己写了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刘老师说这是他最真实的心理状态,结果光脚的真的赢了穿鞋的。而射击队也取得了5金的奥运最好成绩。
师从洋帅 突破历史的最佳捷径
08奥运争光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做到全面参与,潜优势和落后项目要争取新的突破。群众基础差,训练方法不先进,是这些项目落后世界的重要原因,要想取得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先进国家的优秀教练。由于中国代表团成绩的突破,在本次奥运会我们随口可以说出好多外籍教练的名字,比如击剑队的法国人鲍埃尔、女子曲棍球的金昶伯、花样游泳队的井村雅代……据统计,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一共有17个项目上有38名外籍教练,四年前的雅典只有7名外教,他们大部分在各自领域为中国体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皮划艇队的波兰籍教练无需再赘述。2006年8月签约的法国人鲍埃尔,为中国击剑在奥运会上取得了崭新成绩,仲满男子个人佩剑金牌,女子团体佩剑金牌;我们都知道邹市明代表中国的“拳头”,获得一枚金牌好像理所当然,但们想到的是,中国拳击本次竟然有3个级别的选手闯入最后的决赛,而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就是05年就来到中国执教的哈萨克斯坦拳击教练努尔哈里;日本的花样游泳“教母”井村雅代去年才刚刚来到中国,今年就把中国的这个项目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次战胜日本,登上奥运第三的领奖台;艺术体操队的银牌也来自外教之手,她们是来自白俄罗斯的阿廖娜和俄罗斯尤莉娅,这两个国家一直就是艺术体操的强国,本次比赛的冠军就是俄罗斯队……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水球、手球等,他们几乎都让中国的这些项目取得了奥运史上的最好成绩。
说到外教我们最熟悉的当属女曲教练金昶伯,这个在中国工作了9年的韩国人,举家迁直至北京,几乎要把自己的根扎在北京。在普及程度非常差,国际比赛成绩非常靠后的情况下,9年来,金昶伯带领队员们,吃苦耐劳,严格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2000悉尼奥运第五,2002年釜山亚运会首次战胜他的祖国韩国队,2004年雅典第四,2006年多哈亚运会冠军,而这次,竟然成为了中国唯一闯入决赛的集体球类项目,并最终取得了银牌的最好成绩。
还有男篮和女篮的教练尤纳斯、马赫,虽然他们所带领的队伍,没有取得新的突破,但在与强手的对抗中,让中国篮球迷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希望,尤其是男篮,在与美国、西班牙、德国等世界强队的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斗志,受到外界普遍好评。
七年了,中国体育为了准备这次在自己祖国土地上举办的盛会,做了很多很多,这样一个篇幅是无法涵盖中国体育七年的努力的,这是一个比任何一个七年投入都大,付出心血都多的七年,所以这一仗我们打赢了。但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后北京奥运,我们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辉煌战绩,该怎样面对2012,乃至今后更长的时间。毕竟中国的竞技体育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北京短暂的辉煌,而是长久的、可持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