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鹏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张奥运会田径比赛的门票,于是决定从“战场”上暂时退下来,收起记者证、拿起奥运门票,以一名普通观众的身份去“鸟巢”感受一番。
对于一名体育记者来说,“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这些地方不仅仅是观看比赛、写稿摄影的“工作间”,更是比拼专业能力、新闻敏感、采访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战场”,运动员在赛场上为了奥运金牌奋力拼搏,老记们则在另一条战线上为了向读者、观众献上鲜活生动的奥运新闻而拼着、搏着、较量着,一点不比运动员轻松。
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得到了一张奥运会田径比赛的门票去当观众。没想到,这个决定相当明智,随着身份的转换、视角和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我终于真正体验到了北京的美丽、“鸟巢”的媚力和奥运的魅力,真正走近了奥运、享受了奥运。
既然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去看比赛,当然不能像以往那样出门就打的,由于前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雨过天晴后的北京阳光格外灿烂、湛蓝色的天空中万里无云,早上的空气也特别清新,带着一份惬意的心情,步行来到距下榻酒店不远的安定门地铁站,正当我准备掏钱买票时,窗口的售票员面带微笑地问道:“请问先生,您是准备去观看奥运会的比赛吗?如果是,那您可以凭当日的比赛门票领到免费的地铁通行票。”惊喜之余,不禁想起了两年前去德国采访世界杯的经历,那时候,在德国乘地铁去看世界杯比赛是不需要检票上车的,买票与否全凭你的自觉,万一被查出逃票乘车将是非常尴尬的,与之相比,北京地铁“凭奥运门票领免费车票”的做法更符合国情,也能更有效地避免那些缺乏素质者的混水摸鱼,而且,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大赛主办方的热情和政府对举办赛事的支持力度。拿着车票走进列车,几年前北京地铁给我留下的设施陈旧、环境不佳的印象立刻得到了改观,崭新的列车、舒适的座椅和一目了然的线路提示装置都使出行成为了一种享受。尽管从安定门到奥林匹克公园要倒三次车,可在醒目提示和志愿者的热情指引下,我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当然,随着距离奥林匹克中心区越来越近,车上和我一样手持当日比赛门票的各国观众也越来越多,接踵摩肩却又秩序井然,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都很舒畅。
随着人流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的安检口,排队等待安检的过程中不断有操着各国语言的志愿者,来提醒你什么样的物品是可以带入的,而什么样的物品是不能通过安检的,在这样的提示下,我提前拿出了包中的打火机、口香糖等禁带物品,省去了不少麻烦,用最短的时间通过了安检大门。来到奥林匹克中心区,最让我感到吃惊的并非雄伟的“鸟巢”和神奇的“水立方”,而是这里大片的绿地和清澈的小溪,我甚至看到了松鼠在草丛中出没的身影,这样优美的环境绝对和那些修建在生态公园中的欧洲体育场有得一拼,难怪很多专程赶到北京观看奥运比赛的外国观众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鸟巢”就在前方,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在蓝天的映衬下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在人们的惊呼和赞叹声中,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激动了起来,而“鸟巢”外,男子50公里竞走比赛已经开始,欢呼的人群、热烈的气氛和迎风飘扬的各国国旗都让奥运的激情和节日般的氛围在空气中流动。步入“鸟巢”,既现代化又人性化的设施使“享受奥运”这四个字真正得以实现,能够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卫生间、出售奥运纪念品的商店应有尽有,你甚至可以立刻买一张明信片然后寄回自己的家乡,上面当然会留下当日的邮戳,其纪念价值自不待言。唯一让我感到有些不便的就是无论你要买什么,总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排队,可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奥运空前的热情,如果比赛都没人看,谁还会去排队买奥运纪念品呢?
说实话,那天上午“鸟巢”内的比赛并不是特别精彩,运动员的水平也并非都能达到世界级,不过,观众的热情还是感染了我,当中国运动员出场时,他们总是能享受到最热烈的掌声和最响亮的助威声,我想,这样的主场优势就是中国军团能在本届奥运会上连创佳绩、不断实现超越的最主要原因吧。大约一个小时后,男子50公里竞走进入收官阶段,当满头大汗的意大利选手施瓦泽率先走回“鸟巢”时,全场观众开始有节奏地为他鼓掌、助威,他第一个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前排一位身材魁梧的意大利友人情不自禁地与身边每一位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相拥而庆,我也在接受他“熊抱”的同时不忘用英语送上了诚挚的祝贺之词。遗憾的是,“大块头”身边那位体态婀娜、貌似模特的意大利美女虽然也很兴奋,但却仅限于扭动腰肢、送出飞吻,不像自己的男同胞那样见人就抱,看来,美女的矜持不分地域、与生俱来。
由于下午还有采访任务,我的“鸟巢”半日游不得不告一段落了,说实话,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去享受奥运的心情就和北岛康介夺得金牌后创造出的流行语一样——超爽。伦敦人四年后能比北京人做得更好吗?我笑了笑,拿出了记者证,重新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