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再怎么努力,北京奥运会都很难以“兴奋剂零事件”而载入史册,任何对于竞技体坛彻底清白的美好愿望只能是痴人说梦。前几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接受一家比利时报纸采访时,试图精准地表述出自己对于北京奥运会抗击兴奋剂斗争结果的预测:30至40例。
普通人士很难对40例这个数字得出一个清晰认识,是多还是少呢?能证明人类围剿兴奋剂成功了吗?以下有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的数据可以用作对比:悉尼奥运会共进行2500例兴奋剂检测,12名胆大妄为者落网;雅典奥运会,3500例检测,26例呈阳性。北京奥运会的检测总数不会少于4500例,为奥运会历史之最,按此比例递增,罗格先生的预测不无根据。至少从他的表述看,服用兴奋剂的比例几乎没什么变化。
一个月前,兴奋剂重灾区——环法自行车赛再现丑闻,职业自行车比赛离不开药罐子已被人们死死认定。以往令人心惊胆寒的司法介入并不能让冒险者有丝毫退缩,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落入法网的仍然只是“小概率事件”,值得一搏。正在踏上北京奥运会征程的参赛者之中,抱此幻想的人仍然不少,他们准备试试运气,看能不能闯关成功。而7名俄罗斯运动员前两天刚刚倒在那一条尽头黑暗的道路上,其中有着不少世界冠军。
人们习惯于将服用兴奋剂的人称为“骗子”,欺诈颠覆着现代社会的诚信体系。而那些清白的参与者中,大多数人只能两手空空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这种伤害固然残忍,但更为深远的破坏在于,全社会对于体育从不信任到冷漠乃至放弃,项目根基不复存在。二十年前的“药王”约翰逊虽然没有失去过一天的自由,但恶名伴其一生,只能靠贩售当年的丑闻内幕来换取金钱。
约翰逊对于世界的欺骗只持续了不长的几年,而琼斯则是将美国主流社会一道拉了进来,无数著名杂志以她为封面模特,众多体坛荣耀将其塑造为美国最伟大的女子奥林匹克明星。当全社会感到蒙受欺骗时,六个月的刑期是司法最坚决的表达,布什总统也没有法外施恩,在奥运会前动用赦免权为其减刑,琼斯的眼泪甚至是忏悔打动不了任何人。
让我们再看一看盖洛普最近几天在美国做的一项特别调查结果吧,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兴奋剂丑闻将直接影响美国公众对于美国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观感,人们开始动摇自己以往对于一个项目的信仰。调查显示,当得知一项田径比赛成绩被刷新后,每三个美国人之中便有一个人对成绩的清白表示深深怀疑;三分之一的美国公众认定职业游泳运动员肯定服用兴奋剂;高达69%的体育迷坚信在举重运动员中有人一直服用违禁药物,而自行车选手在此方面的指数则是43%;令人感到万分惊奇的是,竟然有32%的美国人认为体操项目中也有兴奋剂服用者,这一比例仅仅比游泳低一个百分点。而以往几乎没有关于体操选手服药的丑闻爆出,唯一刺激公众感观的是美国男子体操选手摩根·哈姆此前的误服新闻。虽然这是孤立事件,但公众却已在内心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这项调查结果公布后,美国奥委会以及各个单项协会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焦虑和无奈,虽然美国是利用司法打击兴奋剂最为坚决的国家,但琼斯案以及有关职棒联盟大规模服药丑闻的“米切尔报告”,击穿了社会公众的心里底线。雅典奥运会后,美国共有25名田径选手和两名教练深陷兴奋剂丑闻,昔日异常高调的很多田径明星都被迫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请注意,几个月前还十分活跃的某位昔日巨星现在已难见踪影了,而此前他曾被国际田联树立为标兵模范。
据报道,美国是世界上20个在奥运会前对自己所有参赛者进行集体检测的国家之一,他们推行的飞行药检异常严苛,对于像菲尔普斯这样的巨星则更是采取“突袭”,早晨六点半时,检测人员会出现在还没开始晨练、睡眼惺忪的菲尔普斯面前。没有太多人对此而抱怨,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如此才能证明清白,而个体清白将逐渐积累为项目的正面形象。
自从菲尔普斯称霸泳池后,有一种最为流行的说法是,美国科技太发达了,已经不靠吃药了,他们改变的是菲尔普斯的基因,已完全超越时下所我们认知的兴奋剂时代。看着世界纪录的红线一次又一次地追随在菲尔普斯的身后时,有人自觉地去选择相信那些有些诡异的传说。菲尔普斯没有做过多辩白,飞行药检对他来说是证明清白的最好手段。反对者站出来说,琼斯在东窗事发前也几乎没有过劣迹。本届奥运会两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将奋力工作,他们的成果捍卫着竞技场上最基础的公平。所有检测尿样将被保留八年,人们再清楚不过,科技优势并不时刻站在正义一面,八年的存留就是要给公平和正义一个机会。(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