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男篮征战北京奥运会 > 篮球 > 正文
101:70,昨晚,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首战中,不敌美国梦八队。
虽然明知道这是一场“无望胜利”的比赛,但昨晚的五棵松体育馆,座无虚席。聚焦姚明和他的队友,聚焦NBA巨星,那份感觉,就是纯粹的吸引。
大雨如注,北京这一夜,因篮球而陶醉。
有位无座
北京一日,雨不停歇,时断时续。到了傍晚,雨势渐渐大了起来。热情,却浇不灭。
中美之战,昨夜10时15分开打。但7时主新闻中心楼下的班车区,去五棵松篮球馆的班车已满满当当,站位都没一个。调度中心当下决定,满车先行,随后再增开一辆空车。原本班车的运行时间为半小时一班。一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球场,这里又是人满为患。
有先见之明的记者早早把工作地挪到篮球馆,下午4时便来占位。贵宾席右手边的记者席位有密密的十几层,座位绝不算少。虽离比赛开始还有2小时,却已再无空位。若是你习惯了往日的作战规则,算准了开赛时间卡点而来,即便你有张“无穷大”的全通证,工作人员也会将你隔离在看台之外。“很抱歉,已经满员。”虽然礼貌,却是绝对的拒绝。所有栏杆处,也已见缝插针密密围了三层看客。
真戏假做
篮球,是新时代的“乒乓外交”。布什总统父子与亲朋好友一起来到现场。从最初NBA转播进入中国,到姚明立足美利坚,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篮球写下太多竞技场之外的故事。
市场,相互开放。中国,是NBA全球战略的最重点。全民崇拜,NBA巨星们习惯了这种特殊礼遇。中国队主帅尤纳斯有些悻悻,虽然这个比分已是中国男篮叫板美国队最体面的失利。“当两支同场较量的球队,并不在同一心理战线上作战,那结果自然很明朗。”尤纳斯想说的是,他手下的中国兵对于美国球星集体崇拜,“我们的球员心目中NBA的球星都是偶像。在中国,你看不到欧洲联赛。打开电视就是NBA,对我们队员来说,他们似乎是偶像,而不是用来战胜的。”一场无比认真的较量,因为偶像效应,掺入了水分。
先抑后扬
姚明,对于中国男篮,他巨大的力量更在于精神指引。“我们用肩膀扛起了这支球队,对结果,我们满意。”
没有人指望过赢球。31分的差距,甚至比预期的更出色。“咬牙挺过去,这第一关是最艰难的。”比赛前,中国队队员围成一圈。你的手压上我的手,彼此鼓励,这是男人的责任感。“第一场比赛是铺垫。心里有了一个参照,接下来就会顺利一些。”姚明在本场比赛开场之后投入了第一个三分球,他用力挥着拳头,“接下来我们就将迎来‘可以去拼搏争胜的战役’了。”姚明告诉所有队友要“坚强”。“奥运是人类的盛会,我向大家承诺,我们会坚持下去。”
特派记者 华心怡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