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尚龙
身高就是距离,尤其是到了担当旗手的时候,高个子就是天然的优势。很少看到过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担当旗手,因为这两个项目的运动员普遍比较矮小。李宁众望所归地担任了最后一棒的火炬手,但是记忆中他从来没有担任过旗手。中国最早担任旗手的是国家男篮队长张大维,那还是在1974年伊朗德黑兰亚运会的时候,之后大凡亚运会奥运会旗手的荣誉总是由篮球运动员独享,1984年奥运会的旗手是王立彬,直至刘玉栋蝉联亚特兰大和悉尼两届旗手,尔后姚明横空出世,从雅典扛着国旗一路到了北京;倒也是无可争议,高大、健硕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也是外在的、可以量化的形象。大概也是因为这一份荣誉独享的缘故,男篮国手几十年来一直延续着健康、知性的形象,在篮球和足球之间,即使不以胜负论英雄,我也把旗手这一票投给篮球明星,因为他们的形象更加符合大众的要求。
在国外,篮球球星也多是旗手。德国的诺维茨基、阿根廷的吉诺比利,俄罗斯的基里连科,这些NBA的球星纷纷扛起了自己祖国的大旗。好像是身高吃遍天下,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一个原因就是运动员的明星化。第一次看奥运会的时候,或许中国人所认识的唯一一个旗手就是中国自己的旗手,外国的运动员球星在中国没有一个粉丝,因为我们看不到世界级别的比赛。只因为多年来尽览世界杯、NBA篮球、ATP网球,还有五大联赛,最高级的明星出没在我们的视线里,中国人才得以对外国的旗手如数家珍。他们当然还是运动员,但是他们不再是普通一员了,而是上升到了星级和巨星级。
于是作为旗手,身高是距离,身高也不是距离,还要取决于这一位旗手的星相。瑞士的旗手当然是网球天王费德勒,他有身高,有霸气,也有星相;日本安排小巧玲珑的福原爱做旗手,日本的乒乓球水平也一般,福原爱身高才1.56米,但是福原爱在中国有人气啊,她手擎日本国旗进场的时候,让人想起了中国作家黄宗英的一部很著名的报告文学《小Y扛大旗》,看电视的人几乎都脱口而出是福原爱,这口气好像福原爱就是自己的亲戚一般;还有新加坡的女旗手李佳薇,少年时代是一个正宗的小北京,这两个女孩子的身高加起来,比一个姚明稍稍高一点而已。
NBA的影响不在话下了,在NBA打球的外国人纷纷担纲自己祖国的旗手,美国人派出了最伟大的梦八男篮,十二条好汉,个个拥有亿万全球粉丝,个个当旗手都没得话讲,却没有一个最终当旗手的,大概就像中国乒乓水平太高,也没有乒乓国手当旗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