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跳水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跳水 > 正文
有一部电影名叫《女跳水队员》,里面有个故事,跳水队员晓红从山崖跳下救助落水儿童,意外完成了久久不能攻克的高难度动作5311,同时解决了心理和意志品质问题,向着更高的荣誉前进。
这部电影拿到今天看,其他情节依然会令人感动,只是那个当年世界上最难的动作,今天已经不会再被拿到比赛中了,因为难度太低。现在的难度已经攀升到一种“可怕”的程度。
就拿21日晚上的女子十米跳台来说,美国的劳拉有一个3.6的难度动作207B,中国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听歌)都有难度系数为3.4的5253B。墨西哥跳水公主埃斯皮诺萨难度总和达到16.3。再来看男子,20日晚上举行的三米跳板比赛,何冲的难度总和为20.2,德斯帕蒂20.0,秦凯难度总和19.9,纽贝里难度总和20.0。难度已经成为现在跳水的一个趋势,仅有稳定已经不够,俄罗斯老将萨乌丁就是个例子,“老沙皇”的稳定性没得说,动作更是如教科书一样标准,但是即便他跳出满分也没有用,19.0的难度总和实在太低,除非等着对方出现低级失误,才有可能获得冠军。现在的女子项目,没有个3.4的难度是不可能的,而男子项目,出现3.8一点都不稀奇。
2003年世锦赛上,各国跳水队都大规模上了难度,当时,由于中国选手动作漂亮,稳定性好,国外选手想从这方面挑战已经不太可能,于是,他们就冒险上难度,反正也赢不了,还不如拼一次,于是,我们看到多布罗斯科克的3米板动作难度系数比亚军得主彭勃高出整整1.0,看到德斯帕蒂用了3.8的难度动作。那次,跳水队在女子跳台、男子跳板等多个项目上落败。但雅典奥运会上,巩固了难度的中国跳水队和上一年判若两队,凭借着高质量的发挥拿下六金。
虽然雅典战绩不错,但是跳水向更难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十运会后的冬训,中国跳水队设立了冲击难度榜。2006年的全国冠军赛上,首次设置了突破奖和难度奖,大大鼓励了队员冲击难度的积极性。林跃十运会后上了难度分别为3.8和3.6的5255B和6245B,在十运会时已经有了很高难度的火亮,5255B同样是他的拿手好戏,就连老将郭晶晶( blog)也练了5154B这个难度动作。
当然,在上难度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比赛发挥不稳定的问题,所以跳水队采取边上难度边巩固的做法。因此在后两年的冬训中,几乎没有队员再上难度,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且上一年上的难度也需要时间来巩固,所以后面的冬训跳水队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上。这样,保证了难度动作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和熟练,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来锻炼这些动作。
事实证明,巩固住已有难度动作并细抠动作质量是对的,20日男子三米板比赛完全是一场没有失误的难度大战,有实力争夺金牌的几位高手都没有出现失误,比的是动作细节,过去动作有些粗糙的何冲令人眼前一亮,他起跳高度高,水花小,姿态美,赢得了裁判的青睐。纽贝里、德斯帕蒂、卡斯蒂略难度也足够高,德斯帕蒂的发挥也很出色,但是在细节上没有何冲那样完美,所以也只能看着动作几乎无可挑剔的何冲拿走金牌。21日的女子跳台,难度最高的劳拉也是输在动作质量上。而陈若琳和海曼斯则通过细节的完美比拼,分别拿到金、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