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季安之:北京奥运会划上无憾的句号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10:43   东方网-文汇报

  季安之

  醒来打开电视,荧屏上正在直播男子马拉松赛事,联想起9日开赛首项比赛为女子马拉松,主办者如此安排,并非巧合,而是刻意。长达16天的奥运会,本身不就是一场“马拉松”吗?

  马拉松距离再长,也会有终点,激荡人心的北京奥运会,今晚在烟花升空、祥云缭绕中缓缓谢幕。置身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一派欢乐祥和的鸟巢现场,我蓦然想到,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辉煌闭幕,自己的体育记者生涯,也将画上句号。如果说运动员以夺得奥运会奖牌为最高追求的话,那么作为体育记者,现场采访奥运会,同样是一种荣幸。

  真得感谢体育总局宣传司张海峰司长和报社领导,给了我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海峰在开赛前的一次发布会上说漏了嘴,“中国代表团的目标是金牌超雅典。”我真替他捏把汗。后来在我们的仅有一次相聚时,他说,“那是我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或许,在体育迷心中,体育记者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几次对我说:让我干你的工作,可以不要工资。我笑笑回答,你根本不知道这一行的艰辛和竞争之激烈。

  单说奥运会,光注册的媒体人数就在运动员的一倍以上,电视、网络全覆盖,一切透明,你何来独家新闻?金昶伯昨天给我电话,“我存折中只有30万元的事,只和你一人说过,怎么全世界都知道了?”我说:“这是当今体育新闻中流行的资源共享。”金还不知,我们去他家采访后的一篇报道,在某知名网站全文刊载时,署名竟成了另一家报纸。

  比赛进行到深更半夜,看比赛、忙采访,作为记者,你的工作只进行了一半,还得在有限时间内烧出“急火饭”。本报几位年轻记者,20多天来,奔走忙碌、日夜颠倒……经历了奥运会,相信今后所有的采访都已不在话下。

  其实,最近5年,我已退出一线,在编辑部“为他人作嫁衣”,所以更能体味“后方”的甘苦。好在原来在体育部的几位干将吴跃龙、沈在群、戎兵、庄怀青等同仁加盟,尤其是戎、沈两位,他们分别采访了当年北京在蒙特卡洛和莫斯科的申办活动,所以,这次“客串”对他们有特殊的意义。

  1991年我在调入报社时说,将在文汇报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很高兴,我做到了,因为我从心底里挚爱这一行。刚来报社履新的总编辑徐炯在为我们送行时说:采访报道奥运盛会,希望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在即将告别北京的时候,我满怀欣慰——以采访奥运会为句号,此生无憾。

  (本报北京8月24日专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