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排球、沙排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沙滩排球 > 正文
吕会民
昨天,对中国沙排来说,是个好日子,两对选手分别获得了一枚铜牌和一枚银牌。虽说离“金”还差了一点点,但历经十年“淘沙”,毕竟突破了历史,展现出勃勃生机。
沙滩排球起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对于奥运会,它是一个新兴项目;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空白。当时,中国自下至上不仅没有一支沙排队伍,甚至连懂的人都难找。就这样,从“零”起步,1998年组建了第一支女子沙滩排球队。几名队员和教练都选自室内排球,虽说排球之间有相通之处,但实际上是两回事。可以说,中国沙排真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
然而,“一穷二白”更能激发志气,一张白纸更好画又新又美的图画。历经两年努力,中国沙排队第一次出现在悉尼奥运会上,第9名的成绩是对两年付出的最好回报。又历经四年“淘沙”,中国沙排再次出征雅典奥运会,却仍是第9名。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沙排也一样。他们说,我们从“一穷二白”干起,才发展了几年,没有什么输不起的。落后不失志,挫折更炼人。他们毫不气馁,继续“淘沙”不止。时至今日,中国沙排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队伍,并涌现出一批高水平选手。这次出征北京奥运会的王洁和田佳、薛晨和张希,已今非昔比,底气明显足多了。
更可贵的是,中国沙排虽然起步晚,尚在学习之中,但不囿于国外的路子,勇于另辟蹊径。比如,国际上惯用一高一矮的人员组合,中国沙排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双高”组合。薛晨身高1.89米,张希身高1.85米,两个新人在场上一亮相,便令人耳目一新,而她俩取得的奥运会铜牌,充分验证了这一尝试的成功。漫漫十年路,中国沙排勇于探索,自主创新,谱写了一段不凡的创业史。
中国沙排运动的发展,其实也顺应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潮流。由于时代的发展,奥运会需要吐故纳新。有的项目出去了,有的项目进来了,还有大项中的小项也在更新。比如,下届奥运会就没有棒垒球了,而小轮车则是本届奥运会的新兴项目。众所周知,凡新兴项目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如沙排在国外就是收视率最高的比赛。我们发展新兴项目,不仅是调整奥运战略,同时也在拓展我国体育的发展领域。
一个新兴项目,大都是从“空白”发展起来的,需要有恒心。我们的沙排,相对国外的80年,“10岁”还是个孩子。今天的银牌是一个可喜标志,而要真正淘到“金”,其“沙”路依然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