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媒体评论 > 中国国奥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足球 > 正文
一球遮百丑。
就比赛而言,中国国奥队的确打得“很难”。11人对10人,依然没能全取三分,痛失为出线上好足够保险的良机。
中国足协这次为女足和男足量身定制的两位教练都堪称“福将”。商瑞华,曾带领女足获得亚青赛冠军,这次又为奥运军团赢得了开门红。殷铁生是“亚泰传奇”的制造者。这次不光有幸担任国奥队实际主帅,而且首场比赛就实现了历史突破,当然,这个突破不是奥运足球首胜,而是奥运比赛“首球”。
足球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就像卫冕冠军阿根廷队,一出手就知道“分量”。因此,理性看待中国国奥这粒宝贵进球还是有必要的。
客观而论,董方卓所代表的是“海外军团”的胜利。见过些世面就是好,其招牌功夫——头球,就那么“灵光一闪”,给国奥赢得了“尊严”。这是标志性的“董式”工艺。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走出去始终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尽管曾有大规模的健力宝模式,但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学习与交流体系。
即便不能让更多的苗子留洋,在家门口请来会念经的“和尚”也是好事。董方卓的进球再次让记者觉得这事挺迫切。就足球而言,中国男足的实质性突破必须借助外力,而且要舍得花大气力。
和小组中相对实力较弱的新西兰队较量,没捞足出线的资本,引得无数人为出线而“屈指算来”。其实,大可不必。足球运动是集体项目,不是刘翔的跨栏,也不是郑洁的网球,要突破,恐怕还得从最根本的培训体系上下气力。
奥运男足首轮战罢,阿根廷、巴西等强队依然笑傲江湖。看来,足球的格局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中国国奥的任务还不是“笑傲”,而是要认真学习。
对新西兰的赛事告诉我们,中国国奥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董方卓的头球,仅仅是个开始。刘红星